古越龙山陷“致癌门”澄清或站不住脚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6月15日发布的一则关于“几款浙江产*酒含可能致癌物质”的公告,竟在*酒业掀起轩然大波,也令卷入其中的*酒龙头企业古越龙山形象大跌。据公告,该可能致癌物质为氨基甲酸乙酯(简称EC),所涉品牌包括古越龙山、塔牌、会稽山等。消息一出,古越龙山第一时间在官进行澄清,否认公司*酒致癌。但昨日,古越龙山全天停牌。昨日也多次致电古越龙山董秘周娟英和公司的多部座机,但均无人接听。不过,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乳山路上的农工商超市,注意到,在酒类货架上,古越龙山旗下的多个牌子,目前均在正常销售,价格在15元至20元不等。询问销售人员和消费者,他们均表示对香港消委会的调查并不知情,也没听到致癌的说法。“这周就端午了,*酒销售情况很不错,上海本地人较为青睐该品牌的五年陈年花雕和加饭酒,口感还不错。”销售人员告诉。EC尚无标准要求按照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的说法,古越龙山两款产品“古越龙山三年陈酿绍兴加饭酒”和“古越龙山正宗绍兴陈年花雕(五年)”,其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分别为每千克0.2毫克至0.26毫克,其中“古越龙山正宗绍兴陈年花雕(五年)”的含量最高。古越龙山6月15日发表紧急声明称,EC普遍存在于各种酒类及其他发酵食品中,是在自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并非人为添加。目前国际上对食品及酒类中直接的EC含量控制规定的较少。且声明强调,“目前我国对酒类的EC尚无标准要求”。声明还表示,适量常饮*酒对人体健康有益,至今没有发现因饮用*酒致癌的案例发生。而古越龙山董事长傅建伟提出质疑,目前EC的含量检测标准有三种,不知道香港消委会用的是何种检测方法。据悉,浙江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也于6月16日发表声明,内容与古越龙山声明类似。与此同时,中国酒业协会*酒分会等也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古越龙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刘元希望能够客观理性地对待这一事件,不要产生蝴蝶效应伤及无辜。澄清或站不住脚不过,反对者也不少。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指出,动物实验显示,EC不但会损害基因,也会引起多个器官组织患癌。香港消委会也提醒消费者,氨基甲酸乙酯对于酒类饮品饮用量高的人,有潜在的健康风险。据了解,国际卫生组织将EC列为致癌的2A级,属于“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在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的当下,此次事件若处理不好,对古越龙山及整个*酒业来说,或许是灾难性的。”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酒类行业分析师向《国际金融报》坦言,消费者会减少饮用量,如果受众减少、销量下降,那么*酒业将面临如何发展下去的问题。该人士同时强调,任何“自作聪明”的所谓反击都只会将事态扩大化、严重化,让*酒业更加举步维艰。“如果一个大型*酒企业都不具备检测酒类饮品有害成分的设备和手段,其言之凿凿的‘澄清’显然站不住脚。当务之急,古越龙山应立即聘请专业权威机构对所有产品进行全面彻底检测,拿出数据和证据来。若果真有问题,应及时提出整改方案措施,并对已经在市面销售的予以召回。卫生部考虑限量EC据了解,作为传统的*酒企业,古越龙山旗下现有“古越龙山旗下现状元红”、“女儿红”、“沈永和”以及“鉴湖”等多个著名品牌。“作为主打品牌,古越龙山品牌销售额占公司总收入的90%以上。”某券商在今年2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点名的上述两款产品,正是古越龙山品牌的主打酒,长期来看,影响力不容小觑。”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酒类分析师李靓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当前国家对酒行业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标准也不健全,所以一出问题,尤其在当下,容易触动部分消费者敏感的神经。“关键应弄清EC在*酒内的含量有多少,有没有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上海市酒类流通行业协会秘书长瞿一鸣表示,按照现行国标,古越龙山等品牌的*酒确实是合格产品,但香港此次检出的EC是否致癌,不在于它是不是可致癌物,而在于含量是否超标。事实上,国际上只有极少数国家对EC有限量标准,中国目前对酒类的EC正在调研中,尚无标准要求。对此,国家*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日前也回应称,到目前为止,国内外都还没有设定*酒EC的限量标准。国家卫生部目前正在组织开展酒类中EC含量的风险评估,以便确定有关限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