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谷孙:杀人还枭首与人文教育
从美国传来消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言人宣布,中国留学生杀人———一名宁波籍的男生杀了一名北京籍的女生。警察于事发后一分钟赶到时,凶手正捧执受害人被割下的头颅,束手就擒。美国舆论因此大哗。那间大学2007年4月刚发生过亚裔开枪“群杀”32人的惨案———当时我们这儿吓得不轻,生怕凶手是个中国人,不究其详,已忙着表示“遗憾”了,后来听说不是华裔干的,始松口气———这回又闹血案,凶手在咖啡厅公开行凶,杀了人意犹未尽,竟还枭首,真实演出了一回现代版的《水浒》,谁听了都要倒抽一口冷气。我有心注意了一下国内主流媒体,不报、简报、迟报的居多,原因大概不外乎“家丑”意识作祟,提到砍头细节的更少。其实砍头这种“前现代”的残暴,一般凶案里还着实罕见。我们的下一代中有些人,虽然未经“文革”熏陶,却已暴戾残忍到何种地步,枭首就是一记沉重的警钟!这细节是怎么也不应该忽视或故意无视的。沪上只有一家主流媒体还有一条新闻后续报道,说杀人嫌犯原是上海某所大学的学生,在学期间,“品学兼优”,校报还报道过此人的出色成绩。这回行凶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尚有待美国警察去侦查。说是情杀,似乎不像,盖因那被杀的女孩抵美才十几天,还曾由嫌犯引领着觅屋,即使以最最“后现代”的速度衡量,即使两人在留洋之前已有过山盟海誓而女士要琴瑟别抱了,这在异国土地上或分或合的情感纠葛,怎么也不会在女方刚刚来美“席不暇暖”之时就到了非“动刀子”不可的地步。又有人从嫌犯的博客寻找杀人动机,说是此人原来是玩股票的,被“套牢”久矣,只有准备吃三年咸菜度日了。(美国何来我浙东咸菜?)且不论动机究竟是什么,这一下沉重的警钟,敲得国人莫不激灵,兼之事发美国,家丑外扬,其恶劣影响如恫瘝在身,一时是难以祛除的。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想我和我的同事们对于这样人格缺损的学生,都负有一份责任。不但学校当局,就是全社会,又岂能推卸责任?上文说到人格缺损,这就是大面积教育失范和道德沦丧必然酿出的恶果。在那嫌犯眼里,生命算什么,人又算什么?《尚书》上说:“惟人,万物之灵。”西洋的许多哲人、文豪,如莎士比亚,也说过类似的话。我们有没有以及可不可以把这些最起码的道理灌输给学生?我看没有;也有人云不可。不然怎么时而会教育出一些“非人”来呢:把生命视作草芥,别人的生命,或予或取,全由我一己一念定夺,而且“取”时手段之残忍狠*,不让禽兽。由此想到,许多价值观,比如珍爱生命、以人为本、乐道人善、和而不同等等,除了爆发巨大天灾时短暂地呼吁一下以外,从根本上说,还是不被人重视,从而得不到恒常而充分的发扬。而暴力却像尊神,会时不时给请出来,登堂入室。这回的杀人枭首,出自一个25岁留学博士生之手,给我震撼至巨,至少我个人日后在课堂上要多讲些做人应以什么为不可突破的底线这样的“硬道理”。(作者系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