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埠模式”引起国家发改委关注 其法将移植东北
“国家发改委刚把华埠小企业创业基地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这段时间我们要把项目包装计划上报国家发改委。”日前,开化县华埠镇*委副书记谢美雄说,华埠镇是我省唯一一家入选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其“借窝孵鸡”、“育鸡下蛋”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工业功能区+集镇开发的“华埠模式”,将移植东北。
上世纪90年代末,位于封家镇的浙江五一机械厂整体搬迁,该镇抓住契机,筹集数百万资金,把闲置厂房、设备整体买下,通过整合,把其定位为小企业孵化基地,开始对外招商,不到两年,就有29家企业落户。2005年,开化县行*区划调整,封家镇和青阳乡等并入华埠镇。自此,华埠开始实施基地提升工程,两年内共清理3家小化工企业,一家水泥厂,3处煤矿,利用这些厂房土地,又引进水晶工艺和单晶硅项目。
该镇又在基地周边谋划布局了4平方公里的乡镇功能区,帮助基地内企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迄今,我们已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化县委常委、华埠镇*委书记舒新祥相告,工业功能区一期、二期工程已完成开发,并引进10余家企业落户,三期工程已基本完成“三通一平”,“汇众”、“华凯”等一批高科技的大项目入园工作有条不紊,凯瑞科技等小企业创业基地内3家实力雄厚的企业也准备搬迁至功能区。此外,约3平方公里有机硅产业基地已完成初步规划。“就工业布局来说,已基本形成以华埠镇为中心,205国道和17省道为两轴的‘V’型经济带,一条自老封家至华埠的工业走廊雏形初显。”
他们还投入1亿余元资金用于集镇品位提升工程,支撑工业功能区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占地525亩的江东新区开发基本成型,镇区面积从原来的1.35平方公里扩大到2.45平方公里,镇域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能力明显增强。”舒新祥说,建材一条街等3条专业街有声有色,11家大型商场颇为旺盛,物流商会下属4家物流配送中心车水马龙,华埠已成为浙皖赣三省七县主要商品集散地。
自1999年至今,基地、工业功能区内企业已解决数万当地百姓就业,创造了数亿元的税收。
“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很多闲置厂房和设备,以前不是炸掉就是废弃一旁。”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和专家在实地考察华埠后表示:“如果把‘华埠模式’移植过去,利用老国有企业的厂房、设备,孵化培育一批小企业创业基地,在其周边配套建设有较高品位的工业功能区和集镇建设,不仅可甩掉一批老企业的包袱,还可激活当地民间资本,提高城市品位,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创业者。”(汪江渔 方汉春 朱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