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改革报:重庆,“中国的曼哈顿”
墨西哥《改革报》:重庆:“中国的曼哈顿”(作者 安赫尔.比利亚里诺)今天又有1381名新农村移民来到了重庆,他们占据了13.7万平方米的土地,城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这座城市目前有超过10万名“棒棒*”挑着竹竿运送着各种货物。他们每天辛勤工作12小时,日平均收人不到3美元。而当夜幕降临,新贵子弟们在迪厅狂欢至凌晨,人均消费125美元。一些统计数据显示,这座中国西部城市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城市,同时也是现代中国贫富差距最明显的城市之一。一位坚持要叫他英文名的22岁男子克里斯告诉:“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如果我运气好,加上自己的努力,我就能摆脱贫困。但如果运气不好,以后的事就不好说了。”他两年前从附近的一个穷乡村来到这里,现在是一家酒店的服务员。他的父母和在这里工作的很多年轻人的父母一样是农民。尽管有报告表明,重庆的城区人口不超过1200万,但在整个重庆直辖市生活着3200万人,与加拿大总人口持平。据估计,未来20年,重庆人口还将增长一倍。从附近的一座山顶上可以鸟瞰这个被称作“中国的芝加哥”或“长江边的曼哈顿”的城市,中间的一片区域是整座城市的金融中心作为世界第三长河的长江在城市中婉蜒流淌。山上的一位园丁告诉:“今天从这里看不到什么,有时候比这还糟糕,云会把整个视线都遮住。”他把笼罩全城的潮湿污染空气称为“云”。在市中心为数不多的几个老城区中,居民们都表示已经有好几个星期没有享受到阳光的照射了。在空气污染和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组成的这座城市中,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与低矮的危房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通常气味难闻,没有厕所,缺少饮用水。住在老城区的一名“棒棒*”告诉:“19年前我来到重庆的时候,整座城市和这里没有什么两样。而现在,为了盖更多的高楼,我住的这间房过几个月也要被拆除。”他靠挑担运输货物为生,一根竹竿是他惟一的工具。一些“棒棒*”用纸板垫着睡在街上,他们是重庆贫富差距最鲜明的代表。他们聚集在客流不断的市场中,挑运着各种货物,每天挣2到5元钱。克里斯告诉我们:“重庆的穷人们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住房和怎样赚更多的钱,因为物价在不停地上涨,很多人还要供孩子上学。”近8年来,中国把大部分扶持西部经济、缩小沿海和内陆地区贫富差距的巨额投资集中到了重庆。这里能看到两条新的地铁线路,另有两条也在建设中,还有新的桥梁、直通东部沿海的高速公路和数不清的工业园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使重庆郊区出现了一些超现实主义的场景,例如,一个小农场周围环绕着好几座30层楼高的摩天大厦,或是一个小乡村被淹没在—个新的商业中心里。在重庆最大的书店,整个5层楼挤满了选购与阅读图书的顾客。这个场景反映出居住在重庆的人们寻求个人发展的执着和努力。人们选购的主要是计算机技术、语言和成功秘诀等方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