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夹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爱因斯坦因它丧命这种病死亡率达50,
TUhjnbcbe - 2020/11/17 1:44:00

血压高的人

通常都会担心两件事

一个是心梗

一个是中风(脑卒中)

前者是心脏的血管被堵住了

后者是大脑的血管被堵住了

都是被死神直接掐住了“喉咙”

有一样东西

比心梗和中风更可怕

号称

已经点燃的“炸药包”

这就是

年,爱因斯坦在草拟一篇电视讲话稿时,因为情绪激动,发生了严重的胸腹疼痛,这就是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在作怪,不久,这位伟人便因为动脉破裂而失去了生命。

此外,还有很多名人都是被它的魔爪夺去了性命,比如林肯、李四光、美国排球明星海曼以及我国排球运动员朱刚。

急性主动脉夹层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助

48小时之内的死亡率高达50%!

死因是血管破裂

瞬间的大出血,止都止不住!

主动脉是离心脏最近,最粗大、最重要的血管,形状就像一根从心脏伸出来的“拐杖”。

拐杖的头部叫“升主动脉”

拐杖的弯部叫“主动脉弓”

拐杖的长脚叫“降主动脉”

心脏用力一泵,瞬间喷出的高压血液首先进入主动脉,从这里开始流向全身,所以主动脉就像是瀑布下的“河床”,受到的冲击力是最大的。

动脉的管壁,是一种类似“三明治”的结构,分为内膜、中膜、外膜三层。

但因种种原因,内膜会出现病变,导致破裂。

这时,高压血流就会冲入撕裂口,像劈甘蔗一样,将主动脉壁强行撕开,血管壁分离后,血液跑进了血管壁内部,形成了一个新的腔隙(学名叫“假腔”),这就是夹层。

这就像一条滚滚奔腾的江河,岸边的大堤有个地方开裂,在河岸中间形成了一个“漩涡”,随时可能冲破河堤。

在所有的动脉夹层中,主动脉夹层是最常见、最凶险的,因为主动脉离心脏最近,血液的冲击力最强。

当血液渗入主动脉夹层之内,只能流入不能正常流出,就会像吹气球一样,越“吹”越大,最终导致主动脉破裂,高压的血液瞬间“决堤”,病人会因大出血而死亡。

如果说心梗发生时,还有可能通过胸外按压而起死回生,主动脉夹层一旦破裂,几乎没有抢救的余地,所以它的死亡率远在心梗之上。

急性主动脉夹层,约33%在发病当天内死亡,48小时内死亡率约50%!

主动脉夹层本身已经是九死一生,如果还搭上了其他棘手的情况,那真的是“十死无生”了!

这两个人,都遇到了心血管病“国家队”——医院派来的名医。

名医们原本都是一号难求,全国人民在北京排着队等他们,远在深圳的病人如果突发急病,即使名医有心,恐怕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但去年10月的一纸签约改变了深圳人的命运,让市民在家门口获得了国家级名医的服务。

年10月,深圳市*府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深圳唯医院——深医院委托给“国家队”运营。

医院的第一名称也改为——

签约之后,国家队从北京派出了很多名医扎根深圳,他们艺高胆大又心细,一系列令人窒息的“操作”,在十万火急之间,将病人的心血管“炸弹”巧妙拆除,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45岁的深圳市民王先生,长期有高血压。

4月的一天,他的背部突然感到剧痛,医院做了主动脉CT检查,提示主动脉夹层、胸腔积液,这极有可能是主动脉夹层已经破裂,血液流进了胸腔里。

病情极其危重,他随时可能大出血致死!

随即,他被紧急转到位于南山区的医院医院。

进一步做主动脉CTA检查发现,王先生的主动脉夹层破口有两处,一处靠近左锁骨下动脉,一处位于降主动脉稍远处。

这相当于一颗炸弹有两根“引线”,同时都被点燃了。

单纯的主动脉外科手术或者介入手术放支架都无法同时处理两个问题,那该先掐哪一条线呢?

从“国家队”南下的著名大血管外科专家、医院医院外科管委会主任于存涛教授说,我来试试看。

他带领心外科、体外循环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专家,做了详细的讨论,为病人量身定制了一个世界级水平的方案——

4月17日,于存涛教授带领团队开始了攻坚。

在外科手术室,他们首先通过5个小时的“作战”,给王先生实施了升主动脉替换+全弓替换+降主动脉象鼻支架置入术。

受医院现有的条件限制,团队随后再转到介入手术室,进行介入微创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

经过近10个小时的努力,团队用一次手术同时解决了近端血管病变,以及远端大破口两大棘手问题。

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人工血管通畅、无吻合口漏,真腔恢复,夹层形成的“假腔”基本消失,两处大破口已经看不见,人工的象鼻支架、覆膜支架与自身血管充分贴合,形态良好。

从手术室转回ICU后,病人在几个小时内就完全清醒,四肢活动正常,手术当晚就拔除气管插管,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范围。目前,王先生已完全康复出院。

55岁的欧女士几天前突发胸背部剧烈疼痛,“像是被撕裂了一样”。

家人急忙医院,此时她的血压已经高达/mmHg以上,进一步检查发现,又是凶险的“主动脉夹层”。

雪上加霜的是,欧女士还查出了严重的“三尖瓣下移畸形”。三尖瓣是心脏的其中一道“门”,由三扇“门板”组成。这病相当于心脏的其中一道“门”歪了,影响了血液的正常流动,属于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必须开胸手术治疗。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同时做先天性心脏病和大血管手术。

情况危急,欧女士随即被转诊到医院医院。

又是于存涛教授站了出来。

他参加会诊后,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及心脏三尖瓣下移畸形,并在病人身上发现了“迷走右锁骨下动脉”,这条血管异常起源于降主动脉,而夹层也发生在这条血管附近,使得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进一步增大,手术风险大,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很大。

为了挽救生命,于存涛教授精心设计手术方式,与各相关科室通力合作,于4月18日给欧女士同时做了先天性心脏病和大血管手术,包括——

团队历时近6个小时,顺利闯过多个关口,硬是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患者于术后第二天就拔除了气管插管,目前已顺利出院。

这是深圳市首例同一病人同时行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夹层手术,“一石二鸟”的手术,既成功挽救了性命,也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上面两个案例中,病人都是突然感到胸背部剧烈疼痛,“像是被撕裂了一样”。

这正是主动脉夹层的典型症状之一,大家一定要留心!

通常,主动脉夹层发病突然,而之前并无征兆,患者会感到撕裂般的剧痛。高达96%的患者会有突发、急起、剧烈、持续而且是不能耐受的疼痛。

主动脉夹层导致的疼痛还具有放射性,通常放射到背、腹、下肢。

另外,约有一半或1/3的患者出现休克、虚脱与血压变化。患者发病后脸色苍白、大汗淋漓、皮肤湿冷、气促、脉速、脉弱或消失等,但血压可能增高、也可能降低,它们均提示不同的病情。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凡综合征(一种遗传性主动脉病变,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发育不全,易破裂),是引起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原因。其中,高血压最为典型,80%-9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并且发病时一般已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

妊娠是另外一个高发因素,据研究报道,在40岁前发病的女性中,50%发生于妊娠后3个月内或产褥期早期。血容量、心排出量增加及血压升高可能是其危险因素,但尚未被证实。

?主动脉夹层如何治疗?

开胸手术,换上人工血管:主要适用于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将病变的主动脉部分切除,换上人工血管替换,视情况可能还需要行主动脉瓣膜置换、冠脉重建等。

微创介入手术,用覆膜支架修复血管腔内膜:主要适用于StanfordB型及逆行撕裂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通过微创介入技术,将覆膜支架植入病变动脉血管腔内,封堵内膜的撕裂口。

哎哟我的小心脏,赶紧点个“在看”给点安慰

动图来自giphy

-End-

资料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医院

动图来源:医院

点击下面的“在看”将精彩传播给更多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爱因斯坦因它丧命这种病死亡率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