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夹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心梗发病有季节规律
TUhjnbcbe - 2020/11/24 2:10:00


  心梗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包括饮食习惯、工作环境及气候等,其中,全年冷热交替的急剧变化是影响心梗发生的关键。了解一年四季心梗发病规律,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效预防心梗。


  每年1月都是心梗的发病高峰。毫无疑问,心梗发病率在冬季会突然上升,北方高寒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寒冷空气会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增加心肌细胞耗氧,使心脏供血需求较适宜温度时明显升高。如果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存在狭窄或痉挛,冠脉血流在此时会显著减少,不足以代偿心脏的高代谢需要,就会出现心绞痛症状,严重者会诱发血管斑块破裂,引起血栓,从而使血流完全中断,即发生急性心梗。


  1月过后,心梗发病率会缓慢下降;3月立春时,发病率已明显低于秋冬季节,但此时也不可疏忽防范。春季天气干燥、温度变化幅度较大,频繁的大幅度温差改变也是诱发冠脉血流骤变的因素。现在很多人都有锻炼的意识,喜欢早晨慢跑或是散步,这是非常好的健康习惯。但春季早晨的温度仍然偏低,再加上体力活动,可诱发心梗。春季人的情绪波动也较大,情绪激动、爱生气都会诱发心绞痛及心梗。


  9月份以后,天气转凉,进入深秋。此时人群心梗的发病率虽然没有冬季高,但随温度降低,心脏负荷增加,诱发急性冠脉事件的风险也会呈现出升高趋势。


  心梗发病率的攀升在12月再次达到高峰。多数患者会感觉胸闷、胸痛、气短等,有些表现为后背疼、上腹痛及牙疼,且往往在爬楼梯、快走、搬运重物等体力活动时加剧,持续的时间一般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当出现上述症状时,需高度警惕冠心病。如果上述部位的疼痛表现为剧烈痛感,且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服用硝酸甘油不缓解,医院就诊,以防心梗发作。

八大征兆预示心梗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常被认为是突然地、无声无息地。其实不然,急性心梗大多有预兆,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必要时及时就医。


  1.突然剧烈胸痛或胸部憋闷,或疼痛时间超过15分钟。


  2.出现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


  3.出现原因不明的胸背疼、肩颈胳膊疼。疼痛的发作特点常常是今天脖子疼,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疼;或是今天疼,第二天又不疼了。出现这种疼痛转移的现象,一定要引起注意,去医院就诊。


  4.胃疼。患有肥胖症、“三高”且平时没有上腹部不适的患者,如果出现胃疼要高度警惕,冠心病、心绞痛或急性心梗有时也表现为胃部有烧灼感。


  5.牙疼。出现很短时间的牙疼,通常持续3分钟左右,并在1周内反复发作,需要引起注意。此外,类似一骑车牙就疼,停下后不疼了,再骑的时候又开始疼,这种情况也不要忽视。


  6.焦虑失眠。从来没有失眠经历,或是没发生什么刺激、焦虑的事情却毫无缘由地焦虑时,可能是心梗信号。这种失眠不像普通失眠那样睡不着,而是半夜忽然无征兆地惊醒,感觉思绪像万马奔腾控制不住,或是涌现出无法解释的恐惧感。


  7.心跳加剧。如果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且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提示。


  8.如果感觉疲劳头晕,休息之后也不能缓解,要提高警惕。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医院整合医疗资源、规范诊疗流程、提高急诊急救能力、多学科协作,成立胸痛中心。胸痛中心设在急诊科,为急性胸痛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心绞痛、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冠心病等)提供快速、高效、安全的诊疗服务!医院急救-心内科会诊-(心内一科)-(心内二科)(本图文综合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稿吧

投稿邮箱:

期待您的来稿!

点击我查看投稿要求

统筹:林楠编辑:毕丹丹范保英郝盼

请长按上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梗发病有季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