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鹤楼
图
网络
花木篇(十章)从朱槿花说开去仲夏,周日,骤雨方歇。我女儿陪同我和老伴三游园博园。这次独辟蹊径,乘计时电动车,走小路,别是一番风景。蓦然,见到一片或树或灌木的朱槿花,有红的、*的、粉色的,可渭姹紫嫣红,撩人眼球醉了人心……这时,我女儿兴奋地对我说,这花是我童年的最爱,我愕然!她已过不惑之年,她的两个双胞儿子如今都是大二学生,此刻见此花何以有此感慨?原来,去掉朱槿花蒂,用嘴吮吸,顿时有蜜汁入口,可谓舌蕾上的甜蜜!我女儿说,这使她想起了童年的味道!此刻,我也感慨良多!岁月正如白马过隙,转眼间,我已是耄耋之年了!半个世纪前,我离开首都到边陲,这是我当年的夙志和志愿。真格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如今,我的孙女、孙儿都是新一代边疆的建设者。老了!看着这名不见经传的朱槿花,我扪心自问,想了想,一句古语道尽此时我的心境: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豆蔻年华赋唐代诗人杜牧,有首《赠别》诗,其中有两个名句,尽人皆知。即“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诗人将豆蔻年华诠释得维妙维肖,形象逼真,令我心悦诚服。当我乍看到豆蔻清纯的串串花朵,特别是那淡淡*花含苞待放时的娇羞神态,一下子想到活泼顽皮的少女,在眼前浮现。我由衷地佩服诗人的想象力,在诗人笔下,刻画出一个个活脫脱的妙龄少女,难怪诗评家说,联想和想象是诗的一双翅膀,杜牧的诗,凭借着这双翅膀,飞越千年……艳山姜的故事鲁迅曾在一篇杂文中写道:“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此处说的豆蔻,就是艳山姜。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这是以物喻人之一例。无独有偶,早在唐代,大诗人杜牧就有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其实,这里的豆蔻即艳山姜的形象。试想,一湾溪水旁,怒放着丛丛的艳山姜,象婷婷玉立的少女,将会给人们几多美好的遐想……兰花争艳我曾N次造访过五A景区的兰园。然而,今年初春新冠*起,我宅家守土近半年,似乎疏远了我心仪的兰园。随着疫情日趋向好,五一假期,我事先与兰园服务部网上预约,翌日清晨进园,这时游人甚少。我径直奔空中花园。踏进兰园,感慨万千!久违了,兰园!情不自禁,口占一阙《相见欢》!花解人意,我懂花言!但见幽兰侵小径,流水响空山。露晓红兰重,云轻白兰鲜,更有凤蝶兰,风情万种,姿态翩翩。勿庸置疑,这是兰花欢迎游人重返,这或许也是为我口占的《相见欢》点赞!琴叶珊瑚Pk炮仗花有人爱琴叶珊瑚,说它似小家碧玉,伫立小溪边,亭亭玉立。显得柔媚而靓丽。莫非有音乐造诣,那玉叶如琴,可流出迷人的旋律!有人喜欢爆仗花,说它红红火火,直来直去,有股堂堂须眉的阳刚之气。给人一种喜怒敢于形于色的凛凛豪气!一个婉约,一个豪放,我顿时想到宋代两位大词人,一个是婉约派的群主李清照,一个是豪放派的领*人物辛弃疾!难道花如其人,我问花,花不语,只在春风春雨中摇曳……呵呵,对不起,这纯属老者诗意的联想,不足为据,切勿介意!枇杷丰收心里甜清明已过,细雨绵绵。往年此时,正是三月三歌节嗨翻天。节日踏青,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今年,让冠状*魔搅得有负春天。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日益趋好,我紧张的心情也渐舒缓。当然,我循规蹈矩的行动也有限放宽。于是,我今年第一次到郊区小住,走近绿水青山。这原本是单位的一个小区,濒临湖边。每户独自成院,这是私家的空间。于是,八仙过海,神通各显。有的种花植草,有的辟为小菜园。我家喜欢植树,于是种了个热带亚热带多种果木,有柚子、沃柑、杨桃、荔枝、龙眼、*皮、木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枇杷,今年硕果累累,把枝条压弯,不言而喻,是罕见的丰年!种瓜得瓜,千古名言。品尝自己种的果实,从舌尖甜到心间……又到柑桔飘香时时令,已经进入三冬的仲冬节季节。但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是满目金*,柑桔飘香。果农的喜悦,在脸上荡漾!但见沃柑、皇帝柑、沙糖桔、蜜桔……把技条压弯,那累累的硕果,是对果农的最实在的褒奖,果农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浇灌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柑桔又是大丰年,果农心中都有一本账,感谢*,为三农带来好时光!人人心里都有一句话,滚烫回响:虔诚祝福,民富国强,盛世永昌!美妙的锦屏藤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自然物种,精彩纷呈!每当我见到锦屏藤,都不尽激动。仅它的名字,就令我敬佩而由衷。它的别名又叫“珠帘藤”、“一帘幽梦”,充满诗意的憧憬。既便再没有想象力的人,如我者,也会因其名联想到中国好声音大赛冠*霍尊,以及他唱的《卷珠帘》,曾迷倒无数听众。琼瑶的电视剧《又见一帘幽梦》,曾轰动一时,令几多少男少女心旌摇动!前天,在青山之麓,又偶遇锦屏藤。不远处,有一对拦腰捥臂的情侣,但见男的手摸女的染成棕色的披肩秀发,赞道:“你的头发比锦屏藤还美”!我愕然,这小伙子有想象力。诚然,大自然也很时尚,能将美发挥到极至,给人美的啓迪,令人赞叹不已,遐想无穷。爱莲新说泱泱华夏,无愧是诗之大国。仅以咏莲诗为例,脍炙人口的佳句,就不胜枚举,可谓浩如烟海。现信手拈来:“江南可釆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南”,这是汉代的民歌。又如白居易咏莲名句“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李白的“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维妙维肖!当然,杨万里的那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更是令人击掌称赞。而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千古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是人人皆知,久传不衰,颇具跨时空的生命力!然而,我要说的是“如盆水上漂,娃娃见了笑”的克鲁兹王莲,此莲原产于南美洲的阿根廷,大约从海丝路传到我国安家,此王莲叶大无比,直径有一米多,叶缘上翘,象个硕大的浴盆,喜欢戏水的娃娃怎能见了不笑呢!真是一幅绝妙的〈莲生贵子〉中国传统吉祥图!铁树开花提起赫赫有名的陈毅元帅,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要说陈老总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人,恐知者甚少。年正是建国十周年之际,陈毅向中国作家协会提出入会申请,职业栏写道:国务院工作人员,何等低调!入会后,在百忙之余,创作热情更高!量多质好!其实,陈老总把写作诗词,作为毕生业余爱好。早在年他写的《赣南游击词》中,有这样的徍句,“大*抗日渡金沙,铁树要开花”!这里的铁树开花,是汉语中的一句成语,言其事难度极大,民间也有俗语,千年铁树开了花,可谓百年不遇,压雪求油!然而,我有幸一睹铁树开花,马上拍下,与网友分享,这可是吉祥好运之兆!作者简介:
杨鹤楼,哈尔滨人,长期在广西工作,居南宁。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大辞典》(三种版本)、《中国文艺家大辞典》多次介绍。出版十本书,获过全国及省部级奖若干。《南粤作家》征稿启事:
中国·广州
《南粤作家》微刊平台,全力打造国内高端文学原创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兼顾纸刊,微刊所发作品均作为年选备选,欢迎来稿。
投稿要求:
1.原创小说、散文、评论不超过字(连载的小说除外)。
2.原创现代诗歌1-6首,行以内;古体诗10首以内,注明用韵;散文诗三章以内为宜,最多不超过六章。
3.来稿请附百字以内作者简介一份、个人生活照片一张。请在邮件主题栏注明“南粤作家投稿+姓名+作品题目”。不愿被修改请注明。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