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夹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ldquo医生,我儿子的救护车怎么还
TUhjnbcbe - 2021/1/18 0:53:00
白癜风病初期图片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24/6020209.html

医生最无奈的事,莫过于:看着病患在等待中死亡,自己却无能为力。

“是谁占用了救护车?是谁抢走了我儿子的命?”

在我宣布临床死亡的那一刻,孩子的母亲声嘶力竭的喊着。那种悲愤,那种不甘,那种无助,我至今都无法忘却。

那天,夜班交班完毕,抢救室来了这么一个病人,腹痛,撕裂样疼痛。

患者是一个21岁小伙子,晚饭的时候突然剧烈腹痛,大汗,疼痛难忍,父母带他来急诊就诊。

“血压?”

“双侧不等,左边/,右边/70,心率次/分,呼吸25次/分,既往高血压病史”,护士迅速的汇报着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

双侧血压不等,剧烈腹痛,疼痛呈“撕裂样”,就像一颗炸弹一样在我脑子里炸开,一种比心肌梗死更可怕的病出现在我的面前——腹主动脉夹层。

这是一种比心肌梗死更要命的病!

“床旁B超,急,常规血型生化凝血,交叉配血,术前检查,置尿管,请普外科,血管外科会诊,急”,我已经把这个病人提升至“最高待遇”。

主动脉夹层一旦破裂出血,那血是涌出来的,根本控制不住,除非在未破裂前手术治疗。

孩子的爸爸妈妈有些不知所措,但当我口头告知“病危”两个字的时候,他们甚至不敢相信。

会诊大夫来了,我们一起围着B超看,我们在看B超,别的病人在看我们,他们能感觉到这样的“阵容”说明孩子的病是有多凶险。

我不愿意相信我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B超的显影是那么的清晰——腹主动脉增宽,腹腔积血。

普外科的老师摇了摇头,血管外科的大夫也表示在我院根本完成不了这样的手术,向患者的父母交代了病情后走出了抢救室。

看着大夫一个一个离开,孩子的母亲真正的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大夫,大夫,求求您了,救救我孩子,他才21岁,我就这么一个孩子,求求您。”母亲哭喊着拉着我的白衣。

我能怎么办?我救不了他了,我想说,但是我不敢说出来。

“快,打,转院,去安贞,去阜外,或许还能行。”

母亲的眼神里瞬间充满了希望,那是对生的渴望。

孩子的父亲急忙掏出电话。

我拿起抢救室的电话开始联医院。

护士围着孩子,安抚他,眼睛不敢离开监护器。

“大夫,大夫,没有车,说没有车,怎么办?”孩子的爸爸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等等再打”。我咬了咬牙,看了看表,时间19:30分。

我走到孩子身边,“别怕,不要用力,不要乱动,看你爸妈多着急,你自己要坚强。”

孩子的妈妈趴在他的脚下,眼泪一直在流:“儿子,没事,咱们去安贞,那里能治你的病,千万别用力,别动啊,好儿子,听大夫的话”,孩子的妈妈抹了抹眼泪,拉着孩子的手,“你快别吓妈了,妈受不了。”

终于孩子的妈妈还是没有忍住,护士把她扶到一旁的床上。

“大夫,还是没有车。”孩子的爸爸几乎是对我吼着说出来的。

“、都打,孩子他妈打,你打,哪个有车,哪个能快点到就用哪个。”说完这句话的瞬间,我忽然觉得监护心率的BB声音变得慢了下了。

“血压,快,测血压,5分钟一次双侧,快去催血,开放第三条静脉通道。”我对着护士吼道。

因为心率掉到了80次/分,意味着出血量在增加。

“大夫,我难受,我渴”,孩子无力的呼喊着我。

那会的我真的没有一点办法,就真的只能盼着救护车快点来,腹主动脉撕开的速度慢一点。

着种感觉只有医生护士能明白,我们真的是和病人一起在努力,但是真的又无能为力。

、依然没有可以调派的车辆,全部在进行急救任务,我看着孩子的母亲,当她与我的目光汇聚的时候,我努力的躲开了。

“大夫”,没等她要说出什么,我低头回答:“别放弃。”

孩子的爸爸还在拨打着急救电话。

“血压一侧没有,一侧70/40,心率掉下来了”,护士继续汇报着。

我看了看孩子那苍白的脸色,和那一次一次用力的呼吸。

“您二位过来下,来孩子这里”。我把孩子爸妈叫了过来,我想在孩子最后还算清醒的时候,让他们互相多看几眼,多说两句话。

我站在一旁,护士站在一旁,别的病人也在往这边张望着。

我看了看护士,有一个已经在抹眼泪了,我冲她摆摆手,示意去一边别让他们看到。

我眨了眨眼,努力的让眼睛不再模糊,但是胸口却如同一块大石头一样压的我喘不上气来。

“血来了,血来了”护士真的是跑进来的。

抢救室里几十双眼睛都汇聚到了门口。

“儿子,没事了,没事,血来了,输上血就补回来了,没事,快,快,打,打”,孩子的父亲自言自语道。那一刻,我感觉他似乎老了很多,似乎没了灵*。

“心率40次/分,双侧血压未测及,”护士继续汇报着,我看了看表,20:10分。

“请麻科吧,准备插管”,我的话是那么的无力。

“妈~”,忽然孩子叫了一声,虽然声音不是很清楚,但我们都听到了。

瞬间,孩子爸妈赶紧围了上去。

“妈,救护车怎么还没来?”

那一刻,我哭了,护士哭了,孩子的爸妈却没有,“来了来了,都到门口了,咱们这就去做手术了。”

那一刻,我恨我自己没本事,恨自己不能救他,医院为什么不能操作这样的手术。

那一刻,我任凭眼泪流了下来。

直到我再次喊出“抢救”两个字的时候,因为那时的心电图已经变成了直线,孩子的呼吸已经停止。

我们在做着明知道不会有结果的抢救,没有一个人说话,都是默默进行着自己的操作。

孩子的爸妈在门外,孩子的亲戚也陆续的来了。

他们互相抱着、哭着、搀扶着......

孩子的一个亲戚是我院的一位外科退休医生,他看了看我。

“什么病?”

“腹主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我都有些不敢抬头看他。

“哎,命啊,咱医院做不了这手术,医院,这手术也未必下的了台子,苦了孩子的爸妈了”,说完他走向了家属群里。

我想他可能会为家属再讲讲这个病到底多凶险吧,或者再去安慰安慰他们吧。

“大夫,为什么没有车啊,为什么啊,耽误了我孩子,还我孩子啊。”

“其实,就算真的有,孩子可能也扛不到上手术台的。”我努力的解释着,努力的去安慰着......

但是我心里却想:如果真的有及时转送,真的一路畅通及时到达,真的孩子上了手术台,可能,可能吧,或许会救过来。虽然希望只有一丝,但是......

事后,我碰到当天值班的车组,问起那会他们在哪。

司机的回答是:一个村民与邻居发生口角,倒地不起,医院检查,还不让救护车走,等到警察来和解赔偿后,拍拍屁股说了一句:“还收费?找他们(她的邻居)要去,这大雪天冻死我了”。才取消了那次急救任务。

想起孩子生命中最后的那句“妈,救护车怎么还没来?”我的心像被一把刀子扎进去了一样,刀子还我的心里不停的搅动着,一剜一剜的疼!

医院并不缺救护车,只是有人将其当成了“滴滴”

或许真的如急救医生所说的那样,哪怕有,这位病患也可能抗不到上手术台的那一刻。

但不可否定的是,如果有,他就有希望,哪怕只有那么一丝。

可现实却是:他在等待中绝望的“走了”。

对于这件事,有人会抱怨:医院用于急救的救护车这么少?

事实上,医院的救护车并不是不够,只是大多都被无效占用了。

大量急救资源被占用,医院。

“吗?这里有人倒在了路边,你们快派救护车来”,好心人打了。救护人员到达现场检查后才发现,倒在路边的人只是喝醉了而已。没办法,医院。

让我们来细算一下,这样的一件小事浪费了多少急救资源?

一辆救护车,一名急救医生,一名急救护士,一名司机,一名担架员,

还有救护车出警来回所浪费的时间,

甚至还可能会有一张急诊病床。

当然,也许还会发生许多其他的意外:

如“醉汉”不上车、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醒后拒绝付费等等。

当然,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好心人打急救电话的善举是值得肯定的。

此外,生活中还有许多无效占用急救资源的情况,

如因头疼、牙疼、肚子疼等问题而拨打的情况比比皆是,

等救护车真正到达目的地,却又取消救援的同样不少,

更有甚者,以拨打寻求救护为乐。

救护车不是滴滴,医护人员更不是担架工

什么是急救资源?顾名思义,真正需要紧急救助才能使用的资源。

救护车作为重要的急救资源之一,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滴滴,

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更不是免费的担架工。

也许今天你为了自己方便,占用了别人的急救资源,

明天,当你真正需要救助而无车可用的时候,

会不会也像这位患者及其家属一样,既无助又愤恨呢?

因此,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请向身边的人传播合理使用急救资源的理念,为别人,也为自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医生,我儿子的救护车怎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