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天寒,隆冬已至,最近全国各地气温骤降,大家注重保暖的同时也需要警惕一些“猛如虎”的疾病突然“光临”。
图据网络
主动脉夹层就是其中高危疾病之一,该病患者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患者病死率高,是急诊常见的危急重症。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我国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医院主动脉夹层病人收治数目均有所增加,其原因主要是主动脉夹层患者大多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天气变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增加了血管破裂的风险,因此更需要引起注意。近日,我科便再一次在这个冬天从主动脉夹层“猛虎口中”拯救回一个生命。
患者为49岁男性,入院前8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腹部痛,疼痛呈持续撕裂样疼痛,休息后无缓解,伴呕吐症状,医院就诊,行胸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疼痛剧烈未得缓解要求转院,故送至我院急诊科。行胸腹部CT示: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局部钙化内膜片移位,左侧髂总动脉边缘见弧形高密度影:夹层?附壁血栓?心脏增大,升主动脉及肺动脉增粗,心血管壁钙化斑;纵隔淋巴结增多,部分增大,双肺间质性水肿,考虑主动脉夹层。在完善胸腹部CT及心电图后遂立即进行CTA检查准备,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各部门紧密配合,最终CTA结果考虑主动脉夹层(DeBakeyI型,StanfordA型),累及左颈总、左锁骨下、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及右侧髂外动脉。经了解患者已患高血压三年,但始终未进行正规治疗。
术中可见主动脉已面临极大的破裂风险
术中精准的手术操作及清晰的视野
术毕完整清晰的血管
周洋主任介绍到:“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所以对于患者来说时间便是生命,尽量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患者院内转运速度及质量,有助于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我们在该病例中充分发挥了多学科协作的优势,使患者能够在*金时间内得到救治,这也为手术成功打下了基础。“该患者当日即行”bentall+升主动脉全弓置换+象鼻支架置入+右冠主干搭桥术“,术中食道超声监测:主动脉瓣为机械瓣,功能正常,前向血流2.1m/s,未见瓣周漏及反流,二尖瓣轻-中度反流(与术前一致),三尖瓣轻度反流,室间隔博幅稍降低,余左室壁博幅正常,右心功能稍降低。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良好,第二天便已拔管,周洋主任及其团队再次在心外科高难度手术中”攻下一城“,为患者及家属带去了直达心底的冬日暖阳。
手术剪影
急诊转运流程参考图例
多学科团队协作管理模式是以涉及疾病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组成医疗救治小组,共同为患者提供服务,从而使医疗救治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提高急诊患者救治质量,我院在探索多学科协作模式在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已获得成功实践。周洋主任分享到:“心脏外科医生接到急诊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接力棒”前离不开急诊科,医学影像科,重症医学科,护理部门等的协助,我们已经在实践中看到多学科协作转诊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仅能有效优化医疗资源,有效缩短主动脉夹层患者救治时间,优化患者救治流程,更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及满意度,值得我们推广及深化实践。“
sdfd
-End-
彻夜未眠|这颗“炸弹”在引爆前被顺利拆除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生命危在旦夕......
A型夹层病例实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该放“支架”还是“搭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