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气温忽高忽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要警惕主动脉夹层这颗“不定时炸弹”。近日,居住在城区的张大妈(化名)因背部疼痛10小时,来我院就诊,经行主动脉CTA确诊为复杂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夹层累及的范围广,撕裂严重,随时可能破裂,危急患者生命。幸运的是,心脏中心为张大妈进行了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手术后,她已脱离生命危险,康复出院。
张大妈今年70岁了,患有高血压已经5年多了,期间并未规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入院前胸背部开始疼痛持续10小时,并伴有胸闷,但并没有引起重视,就医后才得知原来是如此凶险的主动脉夹层,若不及时就医,恐会危急生命。
张大妈动脉夹层的破口位置接近左锁骨下动脉,单纯的直筒型覆膜支架难于一次解决,以前一般会应用支架开窗技术或者烟囱技术来做,但这两种技术存在并发症的可能。经过心脏大血管手术团队讨论决定采用带分支的Castor支架来进行治疗,可以一次完美解决这个问题。柴守栋主任医师、王建堂主任医师随即组织科内讨论,制定具体手术步骤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措施。该术式微创,高龄患者耐受,又能重建左锁骨下动脉,避免术中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及左上肢缺血症状的发生。
手术在复合手术室(DSA)进行,经左肱动脉穿刺及左、右股动脉预埋缝合器穿刺建立通道,导入支架,精确定位后释放,术后造影显示,Castor分支型支架定位精准,无移位;支架近端密封性能良好,无内漏;头部血管血流均通畅;动脉瘤被完全隔绝,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整个手术不到2小时。在手术室麻醉、护理团队的密切合作下,心脏大血管手术团队赢得了这场与死神的较量,患者已于近日康复出院。
经李金东副主任医师介绍,Castor分支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为病变临近左锁骨下动脉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向近端拓展锚定区的同时重建左锁骨下动脉,微创、安全、快速稳定病情。
主动脉夹层小科普
身体的主动脉由于各种原因,比如高血压等原因,造成主动脉内膜产生破口,使主动脉内膜与外膜分离,形成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的常见原因
高血压:
没有很好控制血压的高血压病患者,患病机率明显增加。
遗传病:
常见于结缔组织病,如:马凡综合征。
先天性瓣膜疾病:
常见于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畸形。
主动脉夹层的分型
StanfordA型或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死亡率极高,48小时内死亡率50%,24小时内每小时增加1%的死亡率。
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由于破口的范围远离心脏,累及范围相对有限,给予积极控制血压及心率治疗,早期死亡率不高。
主动脉夹层症状
绝大数主动脉夹层患者都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就是胸背部剧烈撕裂样疼痛,任何方式都无法缓解,常伴有大汗淋漓,皮肤苍白,个别患者有晕厥或者截瘫症状。
主动脉夹层的鉴别诊断
主动脉夹层需要和心肌梗塞及肺动脉栓塞相鉴别,因为治疗方式完全不同或相反。心脏主动脉CTA是最直接有效的鉴别方法。
主动脉夹层如何预防
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控制血压,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等。对于遗传性疾病患者,如马凡综合征,提早及定期检查,早期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