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主动脉夹层这个词汇感到陌生,但实际上这种病并不少见。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北医三院孕死事件”也是因该病而“起”。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疾病: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是人体动脉的主干道,所有重要的大分支动脉都是由主动脉发出的。动脉有三层结构,由内而外依次是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主动脉直接受到心脏泵出的血流的冲击,使其内膜承受巨大的血流压力。一旦动脉内膜出现破损,血流进入内膜下造成内膜与中外膜分离就会形成动脉夹层。
简单的说主动脉夹层是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并造成动脉壁的分离。年发病率为5-10/,一般发生于中老年人,但是40岁以前的发病群体中,50%是孕妇。它给人们带来的危险极大,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什么人容易得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最常见病因。高血压患者起病10~15年后,便进入主动脉夹层的好发年龄段。近几年,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升高,已达10%,患者人数高达12亿,并以每年三百万人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而且我国高血压人群有两个特点:一是年轻患者比例升高,二是不稳定型高血压患者增多。这也是我国主动脉夹层发病率明显上升的主要原因。在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波动大、未获良好控制的患者与血压平稳、控制良好的患者相比罹患主动脉夹层的风险增加,严格控制血压能有效减少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主动脉夹层患者都有哪些症状?
主动脉夹层患者常表现为突发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伴有大汗淋漓、呼吸困难,甚至“濒死感”。这种疼痛在后背部往下,感觉就像要把皮肤和身体撕裂样。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就沿着缝隙流到血管的中间层,从而形成了原本不存在的腔隙—假腔。而原有的血管腔(真腔)可能被假腔压瘪,导致相应部位分支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出现相应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比如脊髓供血受阻会出现突然的截瘫,肾脏供血受阻会出现无尿,内脏供血障碍会出现腹痛等等。动脉夹层也可以沿破口向上发展,即所谓的“逆向撕裂”。撕裂到颈动脉的部位,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有些甚至可能一直逆向撕裂到升主动脉、主动脉瓣膜,导致心功能不全乃至心跳骤停。同时内膜撕裂后血液压力直接作用于动脉中膜和外膜,主动脉壁变得十分薄弱,如果不注意控制血压,夹层就可能破裂,导致大出血甚至死亡。
主动脉夹层患者都有哪些治疗手段?
由于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很凶险的疾病,死亡率很高,一旦发现必须立即治疗。首先要严格控制血压。前面我们提到,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最常见的病因。而且一旦发生动脉夹层,由于剧烈的疼痛刺激,患者的血压会继续升高,从而加重夹层病变甚至导致夹层破裂大出血而死亡。因此主动脉夹层病人首先必须要严格控制血压,并立即给予镇痛,使之稳定。
目前针对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手段主要一个就是人工血管置换术,该术式已有近60年的历史,并已发展出多种不同的术式。但该手术需要开胸或开腹,操作复杂,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对患者身体状态要求较高,术后并发症也较多。许多患者甚至因无法耐受手术而失去了治疗机会。
近年来随着支架技术发展并完善,一种微创手术——腔内修复术应运而生。这种术式不需要开胸或开腹,仅需作皮肤切口,在X线透视监视下,将内含合适规格的主动脉覆膜支架由股动脉导入,到达主动脉破口部位后,打开支架并固定在主动脉内壁,从而将动脉内膜裂口封闭。这样主动脉内的血流就会从支架内通过,而不会继续通过裂口进入假腔内,从而避免了夹层进一步发展甚至破裂的风险。医院血管外科自起开展该术式,现已成功实施该术式40余例,疗效患者满意。
相关链接---专家简介
张章
医学博士,现为血管外科专业组组长(普外一病区);
中国医师学会腔内血管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腔内血管学委员会肿瘤血管学分委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静脉曲张学组全国委员;陕西省血管外科学会委员。主持*队课题1项,发表论著2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实用新型专利1项。荣获年中国血管论坛病例分析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年中国动脉重建论坛青年辩论赛一等奖。
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