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下)
4月11日,陪张市长考查五大连池
我今天是要过境俄罗斯布市采访中国俄罗斯年,接到宪*市长打来的电话,让我随他去五大连池调研,只好取消。我想,应该是我写的内参,得到省领导重视后,市里去落实省长的批示。
随张市长车队到了五大连池,看了几个地方,之后在管委会召开现在办公会。张宪*先后听取了省长现在办公后,风景区的启动情况,风景区各部门先后汇报了移民和二个后退一千米的设想,即核心区耕地后退一千米,南北饮泉建筑后退一千米。
下午,张市长走访了景区拆迁区、大庆农场、龙泉村、南洋村备选址和双泉备选址。就生态移民,张市长提出三年设想:一年搬迁三村,二年搬宾馆,三年搬疗养院。石龙河东区将来定位就是宾馆区和疗养区,居民一户不留。
对于申遗工作,张市长指出,要做好文本等前期工作,坚持申遗工作不动摇,要力争一次性成功。
4月17日,神奇的九寨
和朋友来到成都,为期进行了一周的旅游,去了峨眉山,九寨沟,一大早就背着相机上街转去了,拍了一些片子,这是我眼中的成都,一个悠闲的成都,一个有着文化味的成都。
写了散文,九寨沟的海子
“神奇的九寨,人间的天堂”,九寨沟,是我永远一个不息的一个梦,那梦中的海,梦中的林,还有我流连在其中的脚步,那是年4月下旬,我去了四川的九寨沟,尽管是四月,万物还没出现生机,但是我的心还是向春天一样萌动。人去海子在,那一天刚好是午后,我来到了这里,今天你还好吗,我心中的五花海。
5月7日,应同学白英杰之约,为qq同学录创作前言《我们的家园》
年,那是一个百业待兴,风华绝代的年代,我们这些毛头小伙子和*毛丫头,一脸风尘地来到西岗师校。这里大的像老崔年近30,小的像香香也到了荳蔻年华。英语,对我们班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基础,面对这些洋字码一样的天书,我们开始向英语进*。这是一个不服输的年代,无论是早上地下室的餐厅里,还是熄灯后的走廊里,路灯下都有我们英语班琅琅的读书声。两年的时光就那样地匆匆过去,我们不但收获了学习,也收获了思想和成熟。
5月18日,北安农校花腰楼被拆除。当年我在农校当老师,就在花腰楼办公多年,我对这个漂亮建筑很有感情。农校领导不知出于什么想法,不过我觉得有些败家,竟以2万元雇了农民工拆除,这是日伪时期的老建筑,也是北安仅存的古建筑。我在省报配照片发了报道,此文发表后,北安农校派了一位女书记和办公室主任薛正金到报社找领导,让我不要再写了,报社领导让我写出情况说明,我没有写什么说明情况,我也不写,难道我写错了吗?事后,我把小薛好顿说,他是我在农校教过的学生,学生一再歉意说,我是办公室主任,书记让我找报社,我能不去吗?我说,为什么事先不和老师沟通,直接找社领导?
7月27日,省报记者站工作会议在长白山召开
在年7月1日和省交通厅公路处单福庆指挥开着车队,首次去长白山天池,那次是也是运气不错,看到了天池真面目,那次的长白山不像现在,游人不多,我们的车队共15台三凌,一直开到山顶,印象中,那一次,山上的雪还没有全化光,在冰雪中我还可以采到雪莲花。
这次再来已是10年后了,昨天晚上记者站开始晚宴,记者站站长们又是烧烤,又是啤酒,闹到大半宿,反正记者在一起能闹能喝,有的没尽情,又玩麻将,7月26日早上7点多,我们每6个人坐一辆三凌越野,司机老练地在盘山路上绕来绕去,女士们吓得口出惊语,男士也惊得一身冷汗,总是担心车子被甩了出去,这一次,也还是幸运,晴空万里,看到了天池。
8月8日,在哈尔滨江北大木屋举行入学30周年同学会
30年后我们再次相聚哈尔滨,第一次聚会是入学20年在母校虎林,第二次是年,毕业20年在哈尔滨,这一次是人数最全的一次,聚会后,我提议去五大连池玩,本来以为会许多同学会去,结果,只有有石亚男,李国红,司雪鹃,卢翠香,李宏伟,李茹夫妇一行5人同行,也好,人少了好安排。清早7点,我们8人登上了哈尔滨开往黑河的火车,游了二天,二天里,当地风景区和五大连市委宣传部免费安排大家吃住,大家都非常开心,我开车包车亲自把他们又送到北安,告别时,大家依依不舍,回去后,亚男,雪鹃,小香等还写了游记,我发在了我的博客上。
其中小香的文章开头写道:难忘的旅行
香香
冰城聚会结束后,8月10日早在汉科的带领下,我,司雪娟,石亚男,李国红,李宏伟,李茹夫妇乘火车踏上了去五大连池之旅。一路上农田,草地,小山从我们的眼前掠过,这使得从大都市回来的同学兴奋不已。乘车过程中,最有趣的活动是打扑克。我们玩的是升级,真的好久没玩了。我和亚男姐一伙儿,汉科和小娟一伙儿。开始前,汉科为了增加难度,特意宣布了一项规定“嘎巴锅”,即如果底牌里没有亮的主,底牌就不能收起来了。不知是我和亚男姐打牌技术高,还是司二人心不在焉,反正我和亚男接一路领先,司二人溃不成*。最有趣的是,小娟做庄打6次,共有4次遇上“嘎巴锅”,没有别人有如此的运气!最可笑的是底牌都“嘎巴”在“锅”里了,娟还大模大样地再扣6张底牌,把周围看热闹的都逗得哈哈大笑,我笑的肚子都疼了!
寻访最后的“萨满
和孙彩凤去呼玛采访鄂伦春族最后一个萨满汉科摄影
9月14日,和孙彩凤去呼玛采访鄂伦春族最后一个萨满,73岁的关扣尼,关是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少数民族乡村民。在我省刚刚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中,被列入民间舞蹈类“鄂伦春族萨满舞”和“鄂伦春族吕日格仁舞”两项代表性传承人。因近年几个鄂族老萨满相继去世,她被认为是鄂伦春族的最后一个萨满
采访中彩凤对我说,她2年前采访过关扣尼老人,这次相遇,她仍然试记得,我陪彩凤边境采访团一路从呼玛走下来,晚上在呼玛住,第二天回到黑河,市委宣传部夏部长设宴送行,我一直把他们送到火车站,回来后,我在我的博上传了采访老萨满的一组图片。
9月29日,“沿边行”大型系列报道圆满结束了
从8月中旬开始,历时一个半月时间,“沿边行”采访团的足迹遍及我省沿边8个地市,累计行程1.2万公里,面对面采访了多人,踏访了17个沿边“亮点”,共发稿28篇近5万字,为读者呈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全省沿边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采访小组有我,张平,谢平和李飞,走了黑河、孙吴、逊克、呼玛、嘉荫,萝北,共写了7篇报道。
云南十日游
10月29日,10月19日到29日,黑龙江日报由我带队,组织黑河市各市县区宣传部长去了云南十日游,去了石林、版纳、大理、丽江和香格里拉等地,黑河市代表团的成员有刘剑丽,张颖,张思坚,方雅君和我,这次旅游,让人难忘,特别是原方老师省卫校的校长调到昆明的王维杰安排住宿和吃饭,在当地接待旅行社多收钱,我据理要回来了,旅途中,总是进购物店,导游只认钱,不买东西就敲打我们,让我团男士大为生气,我和张部长决定让我们团罢进店,并把导游一顿痛骂,有感于这次云南之旅,写了一篇游记发在网上。
11月27日,主持婚礼
姜艳荣曾是我在北安农校当老师时的同事,姑娘王爱华在东北农大读完硕士后,到了美国读博士,之后又读了博士后,去年的这个时候回到黑河完婚,作为好朋友,也曾是姜老师的同事,非要我为姑娘主持婚礼,我盛情难却,只好硬着头皮主持了一把。这是我一生唯一一次主持婚礼,感觉不错,心想,我当个主持也是可以的,不过在婚礼现场见到了赵琳,当年在北安农校当老师时,姜老师把赵姑娘介绍给了我,我们处了一段就分手了。人世沧桑,多年后再次相见,赵老了,见到了她的先生,也不是我想象中的像我一样英俊的男士,那一次是媳妇和我一起去黑河参加婚礼的,回到宾馆,媳妇一个晚上大笑不至,我问她笑什么?她不语。
后来,对我说,多亏你没跟赵姑娘,要不,后悔半年,我说,拉倒吧,跟了赵姑娘,我现在至少当个县长什么的。
联合采访
12月3日,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学习实践采访团到北安、嫩江采访,由省委宣传部罗实文副主任带队,省电视台的小周(新华社黑龙江分社摄影记者周确公子),刘蕊,东北网的岳云雪,省电台的陈亮,采访北安赵光一个新农村,第二天,北安派车,坐了四个小时鹤嫩公路的搓板路,在大家快要受不了的时候,终于在快13点时到了嫩江。中午于明海书记、宣传部刘剑丽、组织部马部长陪同吃了饭,下午采访书记,晚饭后,县里安排唱歌,感觉没意思没参加,回到宾馆写了明天上午将要进行的访谈。都是一些官样文章,感觉特没劲,记者就是吃官饭,写官样文章,有时与喜欢无关,是工作需要。
和儿子在一起
生日
12月29日,昨天是俺的生日,记录如下:一个人在黑河,孤独,寂寞,无聊,都说记者风光,背后有多少不易和辛苦,只有自己知道。昨晚上胃肠感冒,折腾一宿,拉了多少次记不清了,反正,后来干脆在厕所不出来了。
早餐,喝一碗玉米粥,难受不想吃别的。
8.50上班,在办公室打几个电话,其中一个电话是打给编辑,问一下30日出的黑河新闻稿的稿件清样了没有,我校最后一遍。
9.10到市长办公室,秘书说在楼上开碰头会,约10点多回办公室,我等了一会,又去别房间转了转。
9.20回公室,接媳妇信息,祝生日快乐。才想今天是俺生日。还是媳妇啊,老相好,新相好,儿子,包括铁哥们,没一条信息,这年头,看来谁都不行。
10.10再次上楼去见市长,办公室会客厅已侯着一屋子人,我坐着等了一会儿。
11点,见市长送客人,没等别人反映过来,我一下子溜进市长屋里,和市长谈约20分钟,主要是让市长给记者站批点经费和关于如何加强市里中心工作的报道的事,其实主题是要钱,报道的事是忽悠,按记者站的工作方针是,报道开路,或报道先行。
11.30午餐在林业局小餐厅吃饭,签单,房局长与我个人关系好,中午吃饭可随时签单。有时,也和林业局领导一起吃,顺便与他们交流一下,下午无事写博客《转题载的话》。
下午2.30,到水务局见局长王殿旭,约谈写内参一事,王局长说,黑龙江的江堤由于多年冲刷严重,主航道已严重向我方偏离,建议我写内参,后来,我写了内参领导很重视。
3点多,与黑河日报编辑王晓宾一起开车去《关帝庙》拜访刘道长。把散文集《美丽留痕》赠刘道长,并对道长说,书中收录我的那篇文章《东大庙之殇》,就是写当年他主持的东大庙如何被拆的。道长感激,说关帝庙的后人记住:有一个非常有良知的记者保护过它。晚饭二位道长亲自请我,席间我们聊得很投机,由于胃痛没吃什么。
回黑河,天已黑。王编辑找了一个小店,要了姜汤、萝卜汤、酸菜汤。他要了一小壶小烧自己喝,我用姜汤代酒陪喝。席间,媳妇打来电话,王编辑才知道俺过生日。赶紧要了一碗长寿面,感动。
此时,布市大学生阿克萨娜给我打来电话,祝生日快乐,与萨娜认识有几年了,每次她过境,都给我打电话,我都请她,她的酒量很好,酒品也好,让喝就喝。
想到一年快要过去了,给许久没联系的远方的父母打了个电话,祝二位老人身体健康。晚回22点多回黑河的家,写内参到11点多。又洗了二个床单,过年了嘛,干净干净。洗完之后,开始写今天的日记,一看时间11.35分,打住休息。
儿子和甜甜在一起,后面是甜甜妈妈和我儿子妈妈,汉科摄影
感慨这一年:
1、看了最好的一本书是吴清忠的《人体使用手册》,告诉我们人体是什么?人体就是一部计算机,它有强大的修复功能,只是我们善于如何保养和如何使用我们的人体。同时,我也在实践着吴先生的养生理念,在火车上见罗世文看,他见我喜欢看就送给了我。
2、人要亲近自然,心灵与自然对话,经常倾听一下自然的声音,年,我先后去了峨眉山、九寨沟,去了三亚,去了版纳、大理、丽江和香格里拉,去了长白山天池,也去了嘉荫和呼玛。行走,是必须的,如果不让我走在山水中,怕是创作的心灵会枯竭的。
3、30年同学会,8日--12日,同学相会30年,情系太阳岛,相聚大木屋。这是同学的第三次聚会了,同学之情,是难以忘怀的,许多人又勾起了老冰排,不过,我想,都到了老天八地的年龄,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
4、最满意的报道:做为一名老记,每年都会写出大量的新闻稿,写稿已是一种生存状态,或者说是谋生手段,已找不到任何快感。但是年,我还是写了一组让我和同行都满意的稿,就是《沿边行》,其中,《瓦莉娅在黑河的快乐一天》等篇反映不错哦。
5、儿子去日本了,载着他老爸留学未竟的梦,当年我是多么想出国啊,但是那一代人没有经济条件,成了我一生的遗憾,我是希望儿子出去,儿子总要自己去飞,在反复筹借学费的叹息声中,让老大跨出了国门,本来儿子不太想去,老婆也不太放心,我还是让儿子放飞了。夜晚常和儿子在qq里聊,鼓励儿子,出国也成了媳妇的牵挂,她有事无事qq总是挂着,只要儿子二天没有消息,她就成精神病了,寝食不安。
在儿子婚礼上
6、最得意的一件事:
黑河学院聘我为中文系新闻专业兼职教授,讲新闻策划,这是我从年考研离开教师队伍,19年后重返教师舞台。是不是想找回一种感觉,授业也是一种养生?传道也是一种境界?
7、最满意的一组照片:
到了香格里拉,普达措美景,雪域高原,和高原上的民俗民居实在令我向往,但是,我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