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吉林电视台倾力打造的全国首档“七进”纪录式理论宣传栏目《好好学习》第二季第十五期(总第33期),将于7月28日21点15分在吉林卫视频道播出。
吉林省是全国杂粮杂豆主要生产基地,而吉林杂粮杂豆又以洮南最负盛名。绿豆、红小豆、芸豆、豇豆、高粱、谷子、糜子等40余个品种的杂粮杂豆,均以粒大饱满、品质优异、无污染而闻名世界。年,洮南市被“中国特产推荐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绿豆之乡”,年获农业部颁发的“洮南绿豆”地理标志认证。
洮南,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世界公认的“*金种植纬度带”,6个月以上土地休眠期,地力肥沃,生长期长达天。每年八、九月份,昼夜温差达14℃—15℃,使得农作物营养物质积累充分。雨热同季,土壤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特殊的弱碱土质又恰好与杂粮杂豆的优质生长条件不谋而合。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让洮南的杂粮杂豆闻名全国。
近年来,通过结构调整,洮南市每年杂粮杂豆种植面积都稳定在80万亩左右,约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22%。年,洮南市杂粮杂豆总产量5亿斤,创产值约8亿元,全市28万农民人均增收达元。小杂粮、小杂豆逐渐成为当地对外贸易、出口创汇的支柱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年7月在吉林考察时指出,“中国有13亿人口,要靠我们自己稳住粮食生产。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
“粮食也要打品牌”。目前,洮南已形成洮河绿野、洮之宝、敖牛山小米、永丰小米、洮南香、安禾等9个杂粮杂豆品牌。
白山松水,黑土凝香。洮南市的绿豆,乾安县的小米儿,扶余市的四粒红花生,通榆县的葵花籽,镇赉县的燕麦……全省多家杂粮杂豆加工企业唱响了五彩杂粮品牌交响曲。近两年来,吉林省还启动了杂粮杂豆品牌建设工程,以品牌建设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吉林杂粮杂豆品牌矩阵。
从单一初级农产品,到附加值提高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中高端品牌系列产品,洮南杂粮杂豆产业链条延伸的背后,正经历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投资3亿元规划建设的全国最大杂粮杂豆交易中心会是怎样一番壮观景象?吉林省的“小杂粮”“小杂豆”又是如何登上品牌农业的“大”舞台?本期《好好学习》就将带观众走进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府县”之称的洮南,一同“品味”吉林杂粮杂豆的独有魅力。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资源的多样性,造就了丰富的粮食物种。上世纪八十年代,杂粮杂豆曾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时至今日,杂粮杂豆依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类农副产品。
杂粮通常是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荞麦(甜荞、苦荞)、燕麦(莜麦)、大麦、糜子、黍子、薏仁、籽粒苋以及菜豆(芸豆)、绿豆、小豆(红小豆、赤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兵豆)、黑豆等。其特点是生长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产量较低,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来源:吉林卫视《好好学习》栏目组陈凯峰刁文钰)
中共吉林省委
宣传部主办
吉林省新时代传习所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