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要病史:患者男性,51岁,云南楚雄人,银行职员。既往脑梗病史3年,高血压病史3年。本次因“突发胸背部撕裂样痛20小时”,CT确诊B型主动脉夹层急诊入院。
图1夹层撕裂范围累及降主动脉全程图2降胸段夹层真腔几近闭塞
图3CT断面提示降主动脉多层撕裂
图4膈肌段夹层征真腔极小,几近闭塞
2本例特点
CT提示解剖学及病变特点:
1)锚定区短;
2)主动脉弓形态不佳,真腔位于小弯侧,破口位置假腔极大,压迫真腔,造成真腔与主动脉弓夹角较小;
3)膈肌段真腔极小,几乎闭塞;
4)腹段主动脉多个破口,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假腔供血;
5)右髂股动脉均为假腔供血。
3治疗过程
全麻,左肱A穿刺造影确定主动脉真腔(同时标记左锁骨下开口);
左股A切开(CT片提示左髂外A为真腔,故选择左股入路)导丝导管配合进入真腔,达主动脉弓;
左前斜45度造影、定位、交换硬导丝,选用美敦力ValiantCaptivia支架;
左股入路送入支架、释放,再次造影。
图5左肱动脉入路导管正位造影显示降主动脉夹层分离
图6股动脉入路导管手推造影显示导管位于真腔,可见成对肋间动脉
图7股动脉入路导管经真腔到达升主动脉,造影显示真腔位于小弯侧,假腔位于大弯侧,假腔巨大,压迫真腔,造成真腔与主动脉弓夹角较小
图8覆膜支架置入后造影:破口封闭良好,真腔扩大,假腔消失
图9降主动脉下段造影显示真腔较术前明显增大,假腔消失
图10术后6月复查CT显示支架位置良好,主动脉重塑良好,真腔进一步扩大
4病例回顾与讨论:本病例夹层撕裂程度重,真腔几近闭塞,假腔巨大,压迫真腔,导致主动脉弓与真腔夹角减小。拟行腔内治疗,主要难点在于如何建立真腔通道,如何延长近端锚定区,如何让支架安全的通过主动脉弓。
对于真腔较小或闭塞的病例,我们可选择左肱动脉入路,可以顺血流方向建立真腔通道。本例我们采用股动脉入路,逆血流建立真腔通道,要点是导丝导管配合,手推造影显示真腔位置,一定要确保真腔通道的准确性。一旦在假腔内释放支架,将带来灾难性后果。
由于假腔巨大和逆撕因素影响,真腔与主动脉弓夹角变小,无论支架通过还是锚定都存在相应风险。这时我们需要更长的近端锚定距离来确保支架形态的稳定,可以采用的方式有:1)选择近端带裸架的支架;2)选择“开窗”、“分支”支架;3)选择“烟囱”技术、“杂交”技术;4)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以延长锚定距离。目前而言,对大多数中心而言,多采用1、4方案来延长锚定区。对于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延长支架锚定区的技术,由于存在脑缺血的风险,术前需评估患者viliis环的完整性及椎动脉优势情况,必要时需先行颈-锁搭桥,才能放心、安全的覆盖左锁骨下动脉。本例我们评估了患者的椎动脉情况,选择了前端带花冠状裸架的覆膜支架,并在手术中利用花冠裸架的间隙半覆盖左锁骨下动脉,最大限度延长锚定区。
当建立了真腔通道后,由于主动脉弓与真腔夹角减小,如何让粗大的支架及其输送系统安全的通过主动脉弓,也是手术难点之一。首先,应该选择顺应性良好的支架,同时支撑导丝应该足够硬、向升主动脉插入的足够深,才能有很好的支撑性。当然,输送支架的动作应该缓慢、轻柔,旋转向上,避免暴力。
随着TEVAR技术的进步,及材料研发的改良,许多复杂夹层可以避免开胸手术,而采用腔内微创治疗,这是患者的福音。当然,这离不开术前详细评估、个体化合理化方案设计、选择合适的支架、细致的操作和严密团队配合,这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