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夹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李世民宠妃徐惠内心丰盛的人,有多令人着迷
TUhjnbcbe - 2021/3/23 19:40:00
哪家医院白癜风能治好         http://pf.39.net/bdfyy/

怪怪·主播

佳音

十点签约作者

初秋时节,我们又闻到了那股清丽而素雅的香气。

伴着清凉的秋风,一阵桂花的馨香将我们的思绪飘引至一千多年前的盛唐。

回到那位“独占三秋压众芳”,被后人誉为“桂花花神”的佳人身旁,听她细诉短暂而又绚丽的往事。

徐惠,是天才女诗人,是李世民的宠妃,也是胆识过人的“谏臣”。

名与貌,才与情,都堪称世间无二。

这位被大文学家杨以任赞为“唐朝的另一位长孙皇后”的妃子,一生活得清醒又热烈。

她渴望与男子一样参加科举,建功立业;渴望在感情上与一代明君,平等相待。

重重宫墙阻不断她的灵气,是是非非惊不动她的从容。

从徐惠身上,我们会看到一个真正内心丰盛的女子,心中装着的不仅是才学和爱情,还有独立的人格与非凡的气魄。

才学,是一个女人宠辱不惊的底气

公元年,当29岁的李世民入主大明宫时,远在千里外的江南小城湖州,一名女婴刚刚来到这个世界。

多年后,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伟大君王将会成为她此生唯一的爱人和知己。

女婴名唤徐惠,父亲是两州刺史,家族为南朝名士之后。

出身于书香官宦之家的徐惠从小饱读诗书,天资聪颖,四岁那年便可以熟背《诗经》和《论语》。

而她与李世民的结缘,或许从8岁那年就开始了。

那天,父亲出题让徐惠模仿屈原的《离骚》写上两句诗,原本只是为了怡情逗乐。

谁料,小徐惠思忖片刻,稚嫩的小手提笔写下了著名的《拟小山篇》。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短短四句,连贯地将幽岩、桂枝与屈原有关的意象连缀在一起,又将“流盼”和”凝想“的屈原与“千龄此遇”的自己联想在一起,表达了学识出众的女子无法实现心志的孤寂。

一气呵成,典美优婉,令人惊叹,这也成了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首女童诗。

父亲看到女儿的诗作,大为惊叹,如此不凡的诗情天赋,若是埋没于闺阁之中实在可惜。

于是,父亲叫人抄写、传诵女儿的这首小诗,“天才少女”徐惠的大名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直传到了人潮攒动的长安城。

最终,传进了李世民的耳朵里。

这位才思不凡的江南女子立刻引起了他的兴趣,随即下诏,令其进宫。

就这样,正值豆蔻年华的徐惠阔别了家人与故园,孤身一人挤入了这遍地繁华又是非不断的大明宫。

她将要邂逅此生中唯一的爱人。

这人不是凡人,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千古一帝”。

但在年少的徐惠眼里,李世民这三个字更像一个未知的谜。

无数少女为了博取他的欢心,尔虞我诈,耗尽心机。

可在徐惠眼里,这一位未曾谋面的中年帝王,还没有这大明宫的浩瀚藏书来得更有吸引力呢。

嗜书如命的她入宫后愈发手不释卷,遍读经史。不仅诗作造诣大大提升,还开阔了自己的历史视野。

徐惠无心宫斗,饱读史书的她早就明白:以色事君,姿色再美,终有容颜衰老的一天,但一个人的才学却是可以不断精进的。

一个女子,若是将生命的价值完全依附于皮囊,是肤浅可悲的。

徐惠自知只有内心保持丰盛,才能做到宠辱不惊、怡然自足。

相互懂得,是爱情里最好的模样

困于宫墙之内,孤寂,似乎是每一个深宫女子难逃的命数。

那日,徐惠想到了汉代的贤妃班婕妤被汉成帝冷落遗弃的往事,有感而发提笔写下了: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

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

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

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薦。

古往今来,多少宫怨诗写尽了沧桑与悲凉,可徐惠这首的《长门怨》却前所未见地表达了男女在感情上的平等观念。

在徐惠的诗里,我们看不到被动望幸的嫔妃宫人,而是有思想、有感情、要求平等人格的女性。

她们敢怨,更敢怒,甚至可以大胆地表达对皇帝的不满。

很快,这首诗便在宫内流传开来,李世民听闻后十分惊喜。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惜才爱才的君王,如今自己的后宫内就有这样才情了得的清丽佳人,自然青眼相待、宠爱有佳。

短短几年,徐惠便从才人升到了婕妤,又迁为充容,连升三级,可见其盛宠。

其实,历史上也不乏有才学而不得宠的妃子,徐充容的迷人之处在于:除了才学深厚,她还是一个“有趣”的女子。

有一天,李世民下召让徐惠见驾,但等了很久,人还没出现。

李世民非常生气,哪有妃子敢这样怠慢皇帝的?

正在气头上,徐惠不慌不忙地来了。

看着因急生怒的皇上,她早有对策,嫣然一笑,将一首小诗递给太宗: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裴回。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大意是说,为了见您,从清早起我就在梳妆台前精心打扮,装点完还要仔细地端详一番是否得当。

何况,就算是君王召见,也不能着急呀。

古时千金才能买得佳人一笑,我又怎么能随叫随到呢?

好一个娇媚俏皮的佳人!

李世民立刻转怒为喜,徐惠身上这股有别于一般深宫妇人的灵动幽默,很难不令人倾心。

金星曾说过:“女人是水,你用0度遇见我,我即刻成冰;你用度爱我,我才会立即沸腾;你用50度对我,我便不冷不热。”

在一段感情里,对方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温度。

李世民待徐惠若是只有50度,想必她也不会如此“胡闹”。

在爱情中,最难得的不是怦然心动,而是彼此懂得。

李世民懂她的才学与桀骜,知道她不愿成为召之即来、挥之则去的妃子。

而徐惠之所以敢如此撒娇,戏谑君上,也是因为她懂得自己的夫君是一位气度不凡之人。

他绝不会成为汉成帝那样的无情之人,否则,当年那首暗讽薄情君王的《长门怨》就足以将自己从太宗身边永远的推开。

对徐惠来说,他,不仅是爱人、更是知己。

最美谏臣,女版魏征

李世民的一生,文治武功,一手开创了令无数后人心向往之的大唐盛世。

但其实到了贞观末年,他也开始膨胀了。

数次大兴土木,建筑玉华宫,重修翠微宫。而且愈发好大喜功,大造船舶,两度出兵高丽。

一时间,劳民伤财,民怨四起。

身为后妃,徐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虽说后宫参*乃是禁忌,但前有长孙皇后谏言的经验在先,又有皇上对魏征的重用在后。

徐惠知道,自己须得为天下百姓说些什么。

还记得八岁那年感慨女子不能科举为官的小徐惠吗?其实,这个心结,一直潜藏在她心中。

这个倔强的“女孩儿”没有选择像一般妃子进行口头上的劝谏,而是非常正式地提交了一篇*论文——《谏太宗息兵罢役疏》。

她以非凡的*治见解道出了时下的危机,字字珠玑,饱含智慧。

首先,为了安抚太宗的情绪,她肯定并赞颂了太宗的*治成就。紧接着,又委婉地指出“事业安泰往往使人骄纵,时局安定往往使人放任。”希望太宗能继续保持优良的*风,做到善始善终。

字字恳切,太宗看后,十分震撼,对徐惠大加赏赐。

而这篇文章,被史学家收录在《旧唐书》、《资治通鉴》等重要的历史典籍中。

徐惠的才学之深,格局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就连朱元璋和乾隆也对她赞不绝口。

最美“谏臣”,当之无愧。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

徐惠从来都是独立的。

在才学上,她毫不亚于诸多的文人学子。

在爱情里,也从未低眉顺眼、迷失自我。

她聪慧灵动,沉静幽默,既有胆识又懂分寸。

要说她唯一的缺点,也许就是太重感情。

公元年,太宗崩逝,徐惠哀慕成疾,拒绝服药,最终不医而卒。

太宗在离世前,曾特意嘱咐,徐惠可留在宫中继续锦衣玉食的生活,可见他对她的一番深情。

但对徐惠来说,能在昭陵陪伴那个世上最懂自己的人,也许才是最好的归宿。

为爱“殉情”的那年,她才刚刚24岁。

秋日里散落一地的桂子,如同一声沉重的叹息。

抬头看,这千古不变的月亮似乎在搬运着这世间所有长情的故事。

纵观徐惠的一生,她的内心始终是丰盈而自足的。

在一千多年前的封建王朝,她以一种柔软而智慧的姿态谋得了男女在情感上的公平。

满腹才情、宠辱不惊、胸怀天下,这些品格若是集中在一个男子身上,必定会有一番作为。

而徐惠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囿于时代的女子,她不必委曲求全、奴颜婢膝,同样可以活得漂亮。

因为,每个内心丰盛的人,都自带光芒。一个独立的灵*,才是人生的高光。

▼长按识别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世民宠妃徐惠内心丰盛的人,有多令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