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到了六十岁我们通常都称之为花甲之年,那么花甲是怎么来的呢?什么是花甲之年呢?六十花甲子又是什么呢?下面是有关六十年花甲子是什么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六十年花甲子是什么
六十花甲子-花甲纪年
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
乙丑乙亥乙酉乙未乙巳乙卯
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
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
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
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
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
辛未辛巳辛卯辛丑辛亥辛酉
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
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癸亥
公元纪年换算成花甲纪年
公元纪年与花甲纪年之间有着固定的对应关系,根据其对应关系可以发现一定规律,找出换算方法。
花甲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部分组成,那么我们换算的过程也分两步。在此之前请先记住一个中国人很敏感的数字“4”。
第一步:确定天干。找出将换算成花甲纪年的公元年份的尾数,如年尾数为2,年尾数为4。那么尾数有0至9共十个数字,正好和天干数目相等。将4与甲对应、5与乙对应、6与丙对应……0与庚对应、1与辛对应、
2与壬对应、3与癸对应,可确定天干。
第二步:确定地支。我们将公元年份除以12取余数,可得出0至11共十二个数字,正好与地支数目相等。将4与子对应、5与丑对应、6与寅对应……10与午对应、11与未对应、0与申对应、1与酉对应、2与戌对应、3与亥对应,可确定地支。
如年尾数为2,除以12余2,为壬戌年;年尾数为4,除以12余4,为甲子年;年尾数为8,除以12余10,为戊午年。
再次请记住4,至于为什么要问祖宗。
六十岁为什么称为“花甲”
人们习惯称六十岁为“花甲”,称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为“花甲老人”、“花甲之年”。“花甲”是“花甲子”的简称,这一名称的来历和我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密不可分。干支,即天干、地支。天干本称“干”,地支本称“支”,是上古时代就已出现的一种计数、计时符号。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共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合时单数配单数,双数配双数,如甲子、乙丑,而不能是甲丑、乙子)组合为六十对不重复的计数单位(成语“丁是丁,卯是卯”即源于此。因为“丁”和“卯”分别属于天干和地支,混误不了,所以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办事认真,毫不含糊)。组合时,以十干为主,自“甲”开始,依次与十二地支相配合。到第十支时,十干已全部配完,那么再从第一干开始与第十一支相配,依次类推下去,共得六十组,称为“六十甲子”。六十年周而复始,所以六十岁是“花甲”之年。据考证,公元前十三世纪的商代,我国就已经有用干支记日的记载,而用干支纪年,一般认为开始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公元54年)。在此以前的干支,是后人加上的。干支纪年从东汉开始一直沿用至今。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推荐阅读:六十花甲子纳音表相关知识
六十花甲子-年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24岁(女)——花信年华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小编猜你还想看:
择日通法天干地支六十甲子五行嫁娶择日阴差阳错日不能选
六十甲子空亡简单记忆法
六十甲子纳音表六十甲子生肖干支年对照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