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为凶险的急性疾病,若不及时救治,48小时内死亡率达50%。
医院拥有出色的心血管外科团队,每年救治主动脉夹层患者二三十余例,均保持着较高的治愈率,赢得了业界和病患的广泛赞誉。
年6月至9月,医院又成功治愈了一例主动脉夹层患者。
主动脉夹层疾病异常凶险,医院治愈率高在医院心血管外科团队69个日夜的精心治疗与守护下,患有主动脉夹层疾病的夏先生于9月7日终于康复出院了。夏先生的康复实属不易,正如心血管外科主任封加涛医师所说:“我们为了病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时竭尽全力,全心全意,在这个病人身上是充分体现出来了,这个病例的成功治愈代表着医院心脏外科团队的最高水平!更代医院是一所高水平,医院!”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主动脉夹层这种疾病。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即主动脉动脉壁夹层形成,过去曾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issectionaorticaneurysm)。系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流进入主动脉壁内,导致血管壁分层,剥离的内膜片分隔形成“双腔主动脉”。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部位从心脏发出,一直到下肢两侧的大动脉病变。而夹层就是像外套的的外料和内衬中间被血流撕破了,而导致血流无法正常进入应该去的管道。而残留再夹层内无效的血,并且会使外面形成一个袋子越来越多,这就是主动脉夹层。该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极其凶险的一类急危重症,常常以胸痛腹痛来就诊,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或延误病情,致死率极高。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约33%在24小时内死亡,50%在48小时内死亡,80%在一周内亡,75%死于主动脉破裂。此病一经确诊,凶险万分,相当于在病人体内埋了一个定时炸弹,一旦爆炸回天乏术。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约2:1至5:1。爱因斯坦、李四光、美国排球名将海曼这些名人都是因主动脉夹层破裂而去世。
主动脉夹层疾病的治疗过程往往凶险万分,它的手术难度堪比心脏移植,医院难以治疗和应对这种疾病。和其他病患一样,夏先生在听说了较多的成功病案后,选择了医院。年6月29日中午,59岁的夏先生突发胸痛,家人将其送医院就诊,急诊科诊断为主动脉夹层stanfordA2C型,病情十分危重。战胜病魔的过程是和时间赛跑的过程,在医护人员和周围人的建议下,夏先生转入我院治疗。
实施高水平的紧急手术方案,多团队协作配合拯救生命转入医院后,夏先生出现血压下降,最低血压66/44mmHg,并伴意识不清,我院心血管外科团队立即启动抢救应激行动,予以升压,止痛,维持生命治疗,患者血压逐渐上升,意识逐渐清醒。在这种情形下,我院封加涛主任医师拟定紧急手术方案,予以急诊行“主动脉瓣悬吊成形、主动脉窦成形,升主动脉替换、全弓替换、降主动脉“象鼻”支架植入,左股动脉插管,右锁骨下动脉插管,心脏临时起搏线安置,胸腔闭式引流,小型切口负压引流辅助愈合术”。手术过程中,心血管外科医师团队与麻醉团队、心脏超声团队、手术室团队等近20余人的共同协作配合,经过近12个小时,患者手术顺利完成。高水平的紧急手术方案和多团队的协作配合,抢救了夏先生的生命,为后期治疗赢得了时间。
配套精细化监护治疗,激励患者不放弃每一个生命手术的成功让夏先生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但手术术后的水肿期,低心排,昏迷关,感染关,器官损伤等也是异常艰难。采用精细化的监护治疗,才是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医院的关键。夏先生情况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高龄:年龄较大,免疫力功能差。有既往病史:急诊手术,既往有肿瘤病史(年患直肠癌)。并发症危急:术后并发严重感染,脓*血症、多器官衰竭(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急性肾衰竭,急性胃肠功能障碍,脑功能障碍),反复出现室颤。监护团队采取严密且精细化的监护治疗,呼吸支持,床旁CRRT,整个治疗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精准个体化治疗,液体滴定式治疗,细到液体管理、用药剂量,都会实时根据不同的结果进行调整,做到事无巨细、精细化管理。挺过最黑暗的一个多月,夏先生的病情终于有好转迹象,昏迷一个多月的夏先生于年7月17日清醒了,他说,“每次查房时,医生和护士都会和他聊聊天,握一下手,鼓励他早日打败病魔”,正是心血管外科团队这种坚守生命,不轻易放弃的精神给予了他极大的精神鼓励,帮助他恢复过来。
优秀的心血管外科团队,重在“用心做事,竭力关怀”医院每年救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约二三十余例,成功治愈率高,心血管外科团队已经积累了较为成熟的救治经验。针对主动脉夹层这个高危险、高死亡率疾病,封加涛主任总结出致胜的“三大法宝”:一是要有过硬的手术技术,这是基础;二是要有一个相互协作的团队,这是保障;三是离不开人文关怀,这是灵*,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归根结底就是“用心做事”。用心做事不仅体现在提高医疗水平救治过程中,还考虑到了病人的预后。封加涛主任说:“保命已经是最基础的要求,更要为患者的未来着想,不仅要让他们活着,更要有质量的活着,这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在封加涛主任的带领和感召下,我院心血管外科团队目前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2名。医疗博士2名,其余均为研究生学历。
注重精心细致的护理,为重症患者快速康复保驾护航廖旭佳护长说:“护理这类病人,是我们心外监护室的常态,虽然工作难度大,有各种引流管,伤口创面大等困难,但我们不怕,越难越要奋力去攀登。”患者手术难度大,术后恢复较困难。术后在CCU入住时间长,卧床时间也较长,夏先生的全身肌肉萎缩明显,如果不帮助他被动运动,关节、肌肉都会变僵硬和废用性萎缩,预后和生活质量会很差。因此,护理团队专职设立康复班种,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后,制定分阶段康复计划。康复计划涉及心脏康复、肺康复和吞咽康复等范畴,先从简单的肢体被动运动开始,松解关节及肌肉,为后续的主动运动打下基础。后期逐渐加入呼吸训练、床上的主动运动和脚踏车有氧训练,逐渐增加强度,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正是基于这种“救命又要救未来”的指导原则下,夏先生的胳膊、腿很快就可以自主地抬起、放下、轻微活动,逐渐从床上运动过渡到床边运动,最后实现离床运动。
“对于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能够恢复到现在这样情况,是我们团队一起用心努力的结果。”封加涛主任在总结时说。封主任强调“医护沟通特别重要”,每天查房,医生都会认真听取护士的反馈,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再做治疗方案的调整,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细节。
正是在这样的医护团队精心治疗下,夏先生卧床60多天后终于在年9月7日重获新生,步行离院回家了。供稿:心血管外科责任编辑:孙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