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上秦淮景,金陵城中迷金陵。
谁言商女无国恨,只将热血洒阑干。
“百年历史淬炼出的悲苦”
战争是不讲道理的。
电影刚开始的十分钟就传递了这个观点,年轻的女学生不会因为自身的无辜而免于被侮辱和杀戮,放弃出城机会选择去救女学生的士兵们也没有天佑能让他们躲过流弹,善恶因果在这个秩序全然混乱的城市里,早失去了意义。
文彻斯特教堂是死地般的南京中一个难得的避难所,神父和他的养子尽着自己最大努力去保护没能成功离开南京的女学生们。
但平静注定是短暂的,神父被一颗炸弹带去见了上帝,而被请来为神父收殓的美国人约翰与幸存的女学生和秦淮河妓女们聚在了教堂,直面侵略者的暴行。
“人性的丑恶推至极端,人心的善得见天光。”
贪财好色的酒*约翰,为了讨一份落空的报酬,可以赖在教堂蹭吃蹭喝,对乔治和玉墨的求助百般推脱。但当日本兵闯入教堂时,他还是套上了神父的衣服,站出来呵斥他们的罪行。
“我是神父。”
他这样对自己说,于是他似乎真的成为了神父,成为女孩们的监护人,担负起送她们安全离开南京的责任。
以玉墨为首的秦淮河妓女们,举止轻浮放浪,发髻散乱,衣衫半掩,却压不住满身风情。她们和学生们是天然的对立面,高雅和低俗,纯洁和风尘,哪怕她们会因为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但这些深刻考虑自己利益的妓女们还是会自愿赴一场注定结局的约,只为了保护那些女孩,保护她们所有人的希望。
战火摧毁了所有人的平静,但总有人努力地留下生活中的美好细节。小蚊子的猫,豆蔻的琴弦,香兰的耳坠,教堂上空的圣歌,死前的小战士浦生还念着家里没收的麦子,乔治一直精心保存着养父的照片。就连日本的长谷川大佐,也会用教堂的钢琴弹一首家乡的童谣。
可惜侵略者在被侵略者的家乡怀念故土,总是带着些虚伪。侵略者已经成了*,他再彬彬有礼,也不过是披上人皮的恶*。
"以我命换你命,再公平划算不过。"
男扮女装去充数的乔治,奋战到最后一刻的李教官,为救女儿向日*折腰的孟先生,引开日*来救妓女们的书娟,一个个的,渺小而伟大。
陷落的南京城里没有人,侵略者们是恶*,士兵们是会动的炸弹,死伤或幸存百姓都是行尸走肉,学生们是慰安珍品,妓女们是玩物。甚至连她们自己都把自己当成一个物品,但当她们仍作为一个“物品”走出教堂时,她们却实实在在是个“人”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生前有人爱,死后有人哭。
我一向爱妓女戏子这种沦落风尘不折气节的风华美人。悲惨的身世和高尚的内在形成强烈对比,总能轻易勾起灵*最深处的震颤,她们比大多数人都高贵。
“她们比我们任何一个都了解爱与恨。”
临行前的装束大概是她们一生都在渴望的模样,女人们不施粉黛,穿着规规矩矩的学生装,唱着她们最擅长的《秦淮景》,琵琶声中,我们朦胧地看见了秦淮河上的万种风情。
“我有一段情,唱给诸公听。”
这情,是乱世枪炮中的温情,是尘灰漫天下却仍熠熠生辉的人心。
排版
吕倩
文字
赵翎琪
图片
源自网络
微博
眉湖学舟编辑部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