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夹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孟庆江开窗技术在胸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体会
TUhjnbcbe - 2021/7/30 23:10:00

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已成为Stand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弓形复杂、累及到弓部及分支动脉的复杂病变的腔内治疗,不仅要考虑隔绝病变还应保证脑部血供。年11月9~10日,在河南开封举行的河南省第四次血管外科学年会、第十届王忠镐血管论坛暨第二届国际血管联盟肿瘤外科与血管重建高峰论坛上,来自医院胸心血管外科的孟庆江教授就开窗技术在胸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体会作了精彩的演讲。

目前,一般认为StandordB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修复时,支架应锚定在健康的血管壁。对于累及弓部及分支的病变,若保证足够的健康血管作为锚定区,则会无法避免覆盖部分分支动脉,为保证脑部供血,需重建分支动脉。对于缺乏足够的锚定区、主动脉弓部形态不好、操作有更高的风险、以及神经系统并发症高,可通过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扩展锚定区。目前对需要扩展锚定区的胸主动脉病变的技术包括烟囱技术、杂交技术、开窗技术等。其中开窗技术包括原位开窗和预开窗,原位开窗术是指植入移植物时先行封闭LSA开口,然后通过穿刺或激光的方法穿破移植物覆膜,并自肱动脉入路进入左锁骨下动脉使用球囊扩张开窗部位,后移植分支支架,从而重建LSA;预开窗术是指在移植物植入体内之前,于体外行部分释放,在拟释放于主动脉弓大弯侧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的位置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大小的缺口,并用钛夹标记,术中在DSA辅助下找到标记并使之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重合。

病例分析

病例1(男性,51岁)

CTA: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破口与LSA开口较近

手术过程:预开窗技术。

术后CTA:血管形态良好,无内漏

病例2(男性,47岁)

CTA: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破口距LSA小于1.5cm

手术过程:原位开窗技术

术后CTA:血管形态良好,无内漏

总 结

1、LSA在脊髓供血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经证实当同时出现LSA闭塞及过长覆盖胸主动脉的情况下,截瘫的发生几率明显升高,重建LSA,保证脊髓血供,可降低截瘫的发生几率;

2、术中要反复辨别夹层真、假腔:一般通过造影剂显影的浓淡、速度、通过夹层裂口的“喷射征”及真假腔的形态即可辨别真假腔;

3、原位开窗的技术难点主要是穿刺破膜和扩孔,不同的支架穿刺破膜和扩孔的难易程度不同;原位开窗时,可调弯鞘的应用能使破膜精细、稳定、可控,通过调节穿刺深度,减少穿刺中对血管壁的误伤;

4、导丝引导下的覆膜支架预开窗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因为有导丝引导作为保障,预开窗直径小于靶血管直径,既保证对位准确,又降低了内漏的风险;

5、无论原位开窗或者预开窗,均是在完整的覆膜上开孔,可能会影响支架的使用寿命,而主体支架与分支支架间仅凭借一层覆膜锚定,远期是否会出现内漏、支架松散、支架再闭塞等问题仍需较长时间的随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孟庆江开窗技术在胸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