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夹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新闻速递与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的低
TUhjnbcbe - 2021/12/26 15:37:00

本文字数约字,阅读时间大概4分钟。

美国罗切斯特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经过药物治疗的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早期死亡率低,但与主动脉相关的干预风险(主要是近端胸部降主动脉瘤)会达到19%。

在线上血管外科学会血管年会上(SVSVAM,8月18日-21日,美国圣地亚哥),研究者报告,肌酐、血肿厚度和主动脉直径升高是药物治疗失败的指标。

本研究旨在评估经药物治疗的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的自然病史,并明确与药物治疗后的不良预后相关的因素。

Balachandran和他的同事一起收集了-年期间诊断为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的数据,并筛选出91例患者。所有的患者均接受了高血压药物治疗和疼痛控制。85%的患者(n=77)的初始治疗是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13%的患者(n=12)的初始治疗是手术治疗。其中,两例患者拒绝治疗并在48小时内死亡,故未纳入本研究。

30天死亡率是本研究的主要终点,次要终点包括了五年全因死亡率和主动脉相关死亡率,以及主动脉相关的夹层或动脉瘤手术介入。

Balachandran等人发现,最佳药物治疗组的30天死亡率为5%(n=4),手术治疗组的30天死亡率为17%(n=2)。各组全因五年死亡率相当(57%vs.50%,p=0.8),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6.8年,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期为5.9年。Balachandran补充说,“然而,由于围手术期死亡率高,与最佳药物治疗组相比,手术组的五年主动脉相关死亡率更高,为25%”。

Balachandran告诉SVS·VAM与会者,在接受最佳药物治疗的77名患者中,19%(n=15)病情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因出现夹层(n=3)和动脉瘤(n=12)需要手术介入。13%的患者经初步诊断后在两周内进行手术,87%的患者需要后期手术干预。81%的患者继续接受最佳药物治疗,其中2%发生院内早期死亡。

无干预的中位时间为4.6年。在单因素分析中,研究团队发现,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基线肌酐水平、外周动脉疾病、吸烟、壁内血肿厚度和最大主动脉直径是药物治疗后需手术介入的独立风险因素。在多变量分析中,患有慢性肾脏疾病且肌酐1.2mg/dL、壁内血肿厚度(7.7mm)和主动脉直径(42mm)可作为预测的风险因素。

同时,25%(n=3)的患者因为动脉瘤、内漏和内置移植物感染需要在初始手术治疗后再进行干预治疗,再干预的中位时间为5.2年(IQR3-7.9)。

Balachandran总结道:“考虑到从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到30天后需要手术介入的时间范畴约为五年,密切随访不可或缺。这些发现为指导患者的预后期望和选择最佳治疗方式提供了可参考的信息。”

推荐阅读

研究发现,腹主动脉瘤修复在各常用风险评分表现存在差异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主动脉分支与长期发病率“显著”相关

来源:Vvascularnews

采编:王巧玲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闻速递与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