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夹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我院多学科协作,成功为晚期卵巢癌患者实施
TUhjnbcbe - 2022/2/19 12:59:00

近日,我院为一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实施“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患者在三次辅助化疗后成功切除病灶,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

患者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

该患者为43岁女性,以“腹胀”为最初主诉,完善检查后考虑为卵巢浆液性腺癌,癌灶在腹腔广泛转移。患者病情复杂,而且还是罕见的RH阴性血型(俗称熊猫血)。完整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病灶,达到满意的减瘤手术,是卵巢癌治疗过程中最为关键、最具挑战、最为复杂的一步,手术难度极大、风险极高。

多学科协作发力,达到预期满意效果

针对这一疑难复杂病例,我院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由医教部牵头,组织妇科、普外科、麻醉科、影像科、泌尿外科、输血科、神经内科相关专家会诊,论证手术方案、评估手术风险,确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应急预案及术后康复方案。

因手术难度大,出血风险高,为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术前输血科彭道波主任组织团队,调配罕见的熊猫血。术中麻醉科赵振龙主任团队为手术设置合理麻醉方案。泌尿外科团队放置输尿管导管,以预防输尿管损伤。普外科刘正*主任完成了上腹部病灶切除。

在妇产科陆琳副主任医师、普外科刘正*主任医师、输血科彭道波主任以及泌尿外科团队、麻醉科团队的协作下,成功完成了该例复杂疑难手术,达到了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效果。该例恶性肿瘤手术的成功实施,是医院多学科诊疗模式下又一成功案例,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新模式。

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居第三位,病死率居妇科肿瘤之首,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生命与健康,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70%~80%的卵巢癌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因此卵巢癌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晚期卵巢癌是指病灶侵犯至盆腹腔其他脏器,完整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病灶,达到满意的减瘤手术,是卵巢癌治疗过程中最为关键、最具挑战、最为复杂的一步。切净转移病灶可极大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所以术中需切除盆腹腔其他病灶部位,仅凭妇科肿瘤医师难以完成多脏器联合切除,基于此,需要一个强大的多学科联合治疗团队为患者保驾护航。

陆琳

妇产科

医院增城分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20年来一直在医院妇产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是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内分泌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10余篇。熟练掌握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规范化、个性化诊治,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月经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卵巢早衰、异常子宫出血、高泌乳素血症、更年期综合征及绝经后妇女保健等疾病。尤其擅长宫腔镜、腹腔镜微创手术。

刘正*

普外科

南方医科大学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医院增城分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及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透析通路学组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血栓与抗凝学组常务委员,国家心血管病委员会全国委员。年本科毕业于第三*医大学,历任医院医师、助教、主治医生、讲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曾师从我国血管外科界泰斗中国科学院汪忠镐院士学习血管外科。

临床经验丰富,外科手术技巧极为娴熟,擅长各种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治疗以及腔内治疗、颈动静脉疾病、布加氏综合征、先天性血管畸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下肢深静脉疾病以及各类严重复杂血管外伤的治疗。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3部;参加国家自然科研基金和广东省重大科研课题各1项,多次获得医院医疗成果奖。

彭道波

输血科

医院增城分院输血科主任,从事临床输血管理工作二十余年,主要致力于临床输血检验、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与管理、临床合理用血管理与评价、输血信息化管理、血液保护等的研究。组医院信息化课题各1项,参与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院级新技术新业务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获医院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国内核心期刊一作发表论文10余篇。

END

通讯员

妇产科云丽斯

编辑

赖雅菲

主办

医院增城分院**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院多学科协作,成功为晚期卵巢癌患者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