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我国外周动脉疾病(PAD)诊治规范的建立,强化慢性PAD的规范化筛查和早期发现,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于年11月发起了外周动脉疾病临床诊疗实践交流公益项目,活动覆盖血管外科、内分泌科、心内科和外周动脉疾病诊疗相关科室医师共同分享疾病诊疗实践经验,推动PAD的早诊、早治和全程优化管理。
本期医院介入血管外科赵鹏教授分享解析慢性PAD的抗栓策略,欢迎大家阅读分享、交流探讨!
一、病例情况
性别:男
年龄:58岁
体重:85kg
身高:cm
吸烟史:40支/天(40年)
既往史: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形成
主诉:右下肢间歇性跛行1月,小于米,近期加重
既往治疗经历:9个月前,因右腘动脉闭塞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术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6个月后调整为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1月前,患者出现右下肢间歇性跛行。
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BI:0.53)
二、病例特点
患者9月前行右腘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支架内闭塞。
三、治疗方案及制定策略
减容+DCB,术后抗凝+抗血小板。
四、拟用手术器械及耗材
RotarexS旋转导管套装(6F)+药物洗脱外周球囊扩张导管(5mm-mm,先瑞达)。
五、手术及术后管理
-09-05
药物:
利伐沙班2.5mgBID
阿司匹林mgQD
降糖、降脂
嘱托:
戒烟、健康饮食
步行锻炼
定期复诊
-09-28
六、治疗思考
患者若首次术后应用利伐沙班2.5mgbid联合阿司匹林mgqd,是否可能避免支架内闭塞?
七、指南推荐:所有PAD患者应长期甚至终身抗栓
1.利伐沙班说明书..
2.AboyansV.EurHeartJ.;39:-.
3.OurielK.Lancet1;:–.
八、小结
PAD是慢性、渐进性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长期面临肢体不良事件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双重风险,治疗策略应同时降低二者风险。
慢性PAD,强化抗板(如单用氯吡格雷、双抗)并未同时降低心血管和肢体不良事件。
COMPASSPAD填补PAD抗栓管理的数据空白,证实利伐沙班2.5mgbid+ASA用于慢性PAD可持续降低MACE和MALE风险,并不增加颅内出血或致死性出血。
基于COMPASS研究,全球权威PAD指南一致推荐:利伐沙班2.5mgbid联合ASA用于无高出血风险的慢性PAD。
年ESC/ESVS推荐:LEAD患者1年后若耐受,应长期抗栓治疗。
专家简介
赵鹏教授
医院
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治医师;中国微循环学会静脉曲张学组委员;中国血管瘤血管畸形联盟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肿瘤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下肢静脉曲张。根据患者病情采用最佳的个体化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射频闭合、硬化治疗、CHIVA等);国内早期开展下肢静脉曲张日间手术治疗(无需住院),并开创我院下肢静脉曲张门诊。下肢静脉血栓的微创取栓手术、介入溶栓和药物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斑块切除、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和药物治疗;其他外周动脉狭窄或闭塞(肾动脉、锁骨下动脉、髂动脉、颈动脉、椎动脉等)的介入治疗;动脉瘤(腹主动脉瘤、脾动脉、假性动脉瘤等)的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出血性疾病、栓塞性疾病的急诊介入治疗;肝癌的介入治疗;静脉性溃疡、糖尿病足、PICC并发症、血管畸形等疾病的治疗。
往期推荐·
「新动例」双通道抗栓方案应用于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运重建术后病例分享
「新动例」双通道抗栓治疗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运重建术后的临床探索
「新动例」下肢动脉栓塞并血栓形成病例分享
「新动例」髂动脉支架后再闭塞的抗凝思考
「新动例」解析慢性PAD的抗栓策略
血管资讯学术资讯专区
网址:xgzx.talk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