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抵达时救护车已到位。
工作人员转运患者。
冠脉造影显示血管狭窄程度达95%,心肌梗死病人需要紧急来青手术治疗……3月23日上午,一通来自威海的求救电话打进了青岛市急救中心,很快一场刻不容缓的救援有条不紊地开始了。为了快速、安全地转运心肌梗死患者,空中再次“挑大梁”,仅用时1小时07分成功将患者转医院(青岛)接受手术治疗。
呼救
威海六旬老人突发心梗
当天患者家属给青岛市急救中心打来电话,医院一名有既往心肌梗死的64岁男性病人出现胸痛,再次发生“心梗”,要求立即转医院(青岛)进行手术。青岛市急救中心急救科科长王君业介绍,接到急救电话的第一时间,他们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评估。当时患者的情况危急,冠脉造影显示血管狭窄程度达95%,命悬一线,需要实施冠脉搭桥手术打开生命通路。原本计划通过救护车转运,但是从威海到青岛相距约公里的地面距离,救护车需要3个小时才能抵达青岛。地面转救转运时间长、风险高,患者随时都可能发生危险,实施直升机空中救护刻不容缓。
青岛市急救中心紧急启用急救直升机转运方案,评估病情、申请航线、规划线路、起降点选择、救护车接驳等事项快速推进。“通知各方,申请执行急救任务的航线,同时确定两地的起降地点,医院正好有停机坪,转运至青岛后确定降落在青岛市急救中心停机坪,我们再安排一辆救护车,无缝接驳,医院。”王君业介绍。
救治
打“飞的”67分钟抵青岛
当天上午10时51分,搭载患者的直升机从医院起飞。一路上,随机医护人员时刻监控着患者的病情,给予悉心照料。11时58分,直升机顺利抵达青岛急救中心停机坪。此时,待命的救护车、医务人员早已等候多时。待直升机停稳后,医护人员通过救护车接驳患者,第一时间医院(青岛),目前病人已顺利入住心外科。
据悉,此次空中急救转运任务是青岛市急救中心通过胶东经济圈航空医疗急救一体化机制转运的第4例病人。青岛急救中心致力于打造专业、安全、高效的“空中急救”,区域航空医疗救援工作持续推进,为胶东五市百姓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联盟
五市建起航空医疗“朋友圈”
去年,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五市急救中心签订了胶东经济圈航空急救一体化发展协议,正式启动五市航空医疗救援联动项目。山东齐鲁华通航空有限公司、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康鸿优护送健康服务有限公司也正式加入半岛航空医疗救援联盟。
签订后,五市可以充分发挥急救中心各自优势,加大航空医疗资源共享力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航空应急救援、救护转运、培训、科研、基础建设等多方面加强沟通和合作,推动航空医疗急救服务一体化向纵深发展。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于波实习生栾丕炜
新闻链接
第一例
年8月22日
从3小时缩至50分钟直升机搭建烟青生命通道
年8月22日,一病人因反复心梗后严重心衰,医院经反复抢救后病情仍然非常危重,家属决定转医院(青岛)进一步诊治。但是由于烟台至青岛的地面转运需要将近3个小时,危重的病情使病人无法承受如此长时间转运,最终选择了航空医疗救护。接到病人家属求救后,青岛市急救中心与青岛市96非急救转运平台、医院、医院(青岛)等多家单位协作,从航线申报、两地直升机起降点选择、救护车接驳、病人途中监护治疗等各个环节做了细心准备。16时30分,直升机从烟台起飞,仅用50分钟便把病人安全送达青岛,随后由96非急救接力转医院(青岛),为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第二例
年11月17日
50分钟从莱州飞到青岛空中紧急救援显神威
年11月17日,一病人因“头面胸腹腰背部外伤”致“创伤性休克、脊髓损伤、胸腰椎骨折、闭合性胸腹部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被紧医院,术后又出现意识障碍,生命危急,急医院东院继续抢救。青岛市急救中心接到求救后,为争取抢救时间、减少地面转运的风险,决定执行航空紧急救援。中心积极协调山东高速华通、中信海直制定飞行线路、申请急救航线、选取临时起降点,医院、医院做好病人交接和停机坪降落准备。直升机9时15分接上伤员从莱州起飞,10时05分降落在医院东院楼顶停机坪上,整个转运任务顺利完成。
第三例
年12月30日
30分钟从诸城到青岛大雪封路空中派上用场
年12月30日,一名52岁主动脉夹层患者需立即转医院崂山院区进行救治。主动脉夹层是人体内的“定时炸弹”,一旦发生破裂,病人会很快因大出血死亡。然而受大范围降雪影响,高速公路关闭,城际道路无法顺畅通行。医院经山东96非急救转运平台通过胶东经济圈航空医疗急救一体化机制向青岛市急救中心求援,后者立即开辟空中通道,启用直升机执行此次转运任务。山东96非急救转运平台、山东高速华通航空、中信海直、医院迅速做好各项准备,经过30分钟的飞行,直升机降落在青大附院崂山院区停机坪上,病人迅速被送往急诊科。
来源:半岛新闻网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
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