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美莫司乳膏治白癜风效果如何 http://pf.39.net/bdfyy/bdfzd/140228/4345613.html诗词相伴成长
书香浸润豆蔻年华
——她用诗意装点青春的旅程
如诗如梦,豆蔻年华
用诗词留下美好的瞬间
用诗意装点青春的旅程
胸藏文墨虚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是书香能致远
诗词之美驻心间
……
张坤元
[作者简介]
张坤元,女,年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三岁时开始背诵古诗,后背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古文观止》《诗经》《楚辞》等书,尤喜《庄子》;喜爱文字和写作。10岁开始在省级报刊上多次发表古诗词,13岁参加英国剑桥大学华人创办的杂志《剑河风》中秋征文,是唯一获奖的少年。六岁练习书法至今,书法作品在河南省首届“豫见少年腕儿”书画大赛中获特等奖。擅长古筝、舞蹈,喜爱音乐和一切美好事物。
[代表作品]
《瑶華集》
《瑶华集》以创作的时间为顺序,收录了作者自10至14岁创作的两百余首古典诗词。作品歌咏塞北风云,江南烟雨;描绘人间四季,春花秋月;勾勒山水泉石,红尘紫陌;感思滚滚历史长河的浪涛沉浮、芸芸古今众生的沧桑改迁。本诗集彰显了一位天才少年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力与耀眼的才华。
封面题字:张坤元
瑶華集自序
自鸿蒙肇辟,元气始化,洪荒亘古,江畔何人初摇荡性情,感于风物?是以天能造物,物能感人,人能生情,寄之于咏。
嗟予辗转人寰尘宇之间,尔来十有四载矣。少读诗书,或无生知之资,而具玄默之性,略有沉郁之思,且多杂遝之感,遂聊为诗家语。初,予喜观《红楼梦》,其中诸咏,莫不使吾倾心眷顾也。或未尽究其意旨,但讶其情采之华,骈俪之工耳。既景钗黛之高韵捷才,慕众芳之仙姿灵窍,始自觅句,形诸篇什。斯言一出,似不经意,而人之蒙昧初启也,俯而为诗,以鉴以摹,以求以索,笔常滞重,意每枯竭,兴忽散漫,思时阻塞,凡斯种种,可胜言哉!
故曰余诗词性灵,实兹于红楼。至于初期之作,尽显粉黛风度,闺阁气象,以此度之,想当然耳。尝作白海棠诗数首,窃以为文采风流虽亚黛玉、宝钗,然取青妃白之工或堪为探春俦矣。又尝赋风花雪月,鸟虫草木,自谓:独工咏物,特擅七律,略与大观园中人同风。——殊不知人之初学诗,理应从此始。
日月倏忽,春秋代序,于是蹈故辙,应旧律,非物不咏,非物不赋,律诗纷沓,终不见奇。时有所虑,念之迷烦。复值家人谓曰:“胡不肯为慷慨豪壮之辞?但当破除旧套,以换新声;有所疑难,尔其克之。”予将何辞以答?但恨椿萱之莫知我心。使予如是,譬犹使予挈泰山以越河济也——匪河济也,北海也。匪不为也,不能也。
甲午岁季秋至乙未岁仲秋,其间除《月》,竟别无所述造。夫人口吐莲花而微琼浆滋养,则必有词穷之日。予之情状,盖即此欤?
然当时予不能谙此理。每视彼稿册尘封,未尝不忧心烈烈,喟然长叹也。岁月荒疏,情怀枯索,至此方暗怨己之才学疏陋,禀赋顽冥,或自疑江郎彩笔,今当见还也;或自伤仲永通悟,且为众人也;或自谓人小时了了者,大亦未必奇也。
何日方得轩翥骋鹜,独步千里?临风对月,颇有所感否?
重操翰墨,乃在一载之后。自此略能恢拓,求索至今。
予之为诗也,短则历数时辰,长则经几昼夜;内自念之,至深宵难寐,两目徒瞑而神清如故,若有孤檠长明,照彻乃心不夜。草创之后,辄点窜涂改,增而复删,更而复易,回还往复,如是不休。润饰之工不易焉。予稿既定,读之再三,仰观俯察,或问所怀,但扬眉欢悦,埋头意淫耳。求之既得,云胡不喜?维子之故,使我忘餐。
昨夕暇豫,清游闲步,聊以娱心。暮云奔涌,溢于苍穹,高树之上,骤起悲风。是岁中秋已过,料今夜之月应减清辉矣。四顾寂寥,即目荒凉。正值一木叶倏忽震落,飒然来下,天地不觉为之萧索。哀人生之长勤,百年之如寄。少年真当努力,恐年岁月之倏忽,将永伏恨老大之伤悲。
然则我志为何?盖予亦不能答焉。是时惟顾身畔诸景,良有所动,欲观宇宙之大,察风云之局,略山川之险,识草木之青,收于眼底,形于笔下,以尽当时意,以付后来人。
风华美矣,而未抵寸阴如璧;江山大矣,而莫敌烽火灼天;*教盛矣,而止乎区区五世;功业伟矣,而归于蕞尔之土。问浮世三千,何物足能不朽?文艺千古事,吾自当勉之。幸予今得述咏以展其愿,陈诗以骋其情也,庶几朝彼皦日,傲此清风,竟成一世之隽。
作者:张坤元
年秋
美文选粹
01
花
高楼近处最伤心,
无端生灭自纷纷。
早知繁华从此尽,
当初何必苦争春?
——年4月
02
水龙吟·杨花
用章质夫、苏子瞻唱和韵
轻姿合在云天,如何却向人寰坠?
江南江北,树犹如此,枉劳离思。
纷然拂衣,盈然趁步,绣帘垂闭。
记谢娘庭畔,霏霏雨雪,未若此、因风起。
休怨飘零根蒂,岂必作、浮萍伫缀。
算来万事,无常有定,团圆终碎。
宁教从风,莫成尘土,毋委流水。
笑古来,薄命朱颜,为垂尽伤春泪。
03
无题二首
其一
曾羡人间富贵花,强于白雪断天涯。
徘徊南浦合相忆,惆怅东风胜自嗟。
神女峰前谒云雨,丽人岩畔访烟霞。
古来多少繁华地,依旧*昏送日斜。
其二
沧桑陵谷有穷时,乌衣燕子去何之?
祇今青史文犹在,昔日红尘愿已违。
欲化蝴蝶托梦聚,誓随杜宇绕*飞。
相隔萧条嗟异代,秋月春花两不知。
——年3月
04
中
秋
千里中秋夕,历历古今同。
饼制团团月,人依翦翦风。
卷掩华灯起,轩开浅汉横。
只用乘兴发,何须待墨浓。
题辞皆从感,拟景偶因情。
良夜游闲砌,清宵步广庭。
风短摇丹桂,天高倚碧桐。
元无酒为伴,却有月来迎。
宇宙晴光满,乾坤素魄盈。
河山缥缈外,宫阙有无中。
可奈离尘恨,徒闻捣药声。
白兔合孤绝,碧海锁玲珑。
悠悠经永巷,脉脉映层城。
二八婵媛好,三五华彩明。
往岁悲离合,今夕现阴晴。
江水何年尽?世代几时穷?
隔斗参商宿,连河牛女星。
西楼木初下,南柯鹊乍惊。
牵萦愁薜荔,摇落泣芙蓉。
霰树栖孤凤,烟草叹寒蛩。
平湖两行雁,低墙数点萤。
露圃滋新菌,霜桥泊老枫。
皎皎辉长没,苍苍晕自生。
独影临八月,残轮黯五更。
鸣幽空间鸟,声杳丽谯钟。
半下融曲水,才斜媚远空。
碧纹针暗度,圆顶线深缝。
竹径接寒绿,花房葬落红。
驱车古原寂,搴舟细浪轻。
破曙千乌散,知秋一叶征。
高情昭日白,奇意郁霞青。
瑶台晖几丈,蓬山色万重。
佳节能再会,明月易相逢。
长志托燕缶,微怨寄吴筝。
沧州堪笑傲,落笔看诗成。
——年9月
05
长志吟
兴亡朝与暮,沧海几为田?
终古游侠多年少,长安大道若青天。
举杯方尽新丰酒,挟弹更落杜陵鸢。
谁念松柏会当朽,自惜桃李片时妍。
豪雄意气为君饮,长醉旗亭不愿还。
下马入旗亭,秋阴匝地生。
苍茫云岁暮,能使客心惊。
无边夕照连穷巷,谁教衰兰管送迎?
人间南北多歧路,宁挂云帆济海行。
君不见,成王败寇尽东流,铁马秋风几度愁。
北邙山下*埃乱,昔日衣冠已废丘。
恨血千年空自碧,江山何处淬吴钩。
信是思量错,飞光逝兮不可辍。
苦恨岁华去已多,几回明镜伤颜色。
太行雪满迥难行,*河冰塞安能越!
高咏乍将天雨惊,短歌暗令琼壶缺。
拣枝裴回那得栖,临风太息将焉歇。
岂更驻马立斜阳,还当拂剑舞秋月。
尘暗匣琴夙愿违,故园合是雪霏霏。
绝塞转蓬应百里,高城古木已十围。
长啸吟梁甫,悠思怀采薇。
怅望青冥外,风云会有时。
彩凤不鸣众禽里,何求知我二三子。
且就眼前浊酒杯,寂寞休论身后事。
千秋屈指少闲人,惟有函关开复闭。
燕赵纵悲歌,慷慨一击缶。
布衣竟何成,车如鸡栖马如狗。
当今谁可挽山河?谈笑试看缚虎手。
——年10月
书塞北风云、江南烟雨
绘人间四季、春花秋月
勾山水泉石、红尘紫陌
感滚滚长河、芸芸众生
几点思考
诗词,在语文乃至生活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诗词浓缩凝练了中华文化的含蓄内敛,寄予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宽阔的胸襟和豪情。张坤元小小年纪却能创作出如此优秀的诗词,当然少不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文化熏陶,也就是说与她的早期教育密切相关。一方面是大量的阅读和背诵;另一方面是阅读与背诵之后的转化。很多孩子也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背诵,但之后很少有人尝试去写作。张坤元恰恰做到了这一点。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背诵,然后无师自通,掌握了诗词格律的创作,之后渐渐地养成了主动创作的习惯。那些读过的诗词和书籍,都融进了骨肉和血液,变成了由内而外散发迷人光彩的气质。
诗词,除了能丰富孩子的精神底蕴之外,还能让孩子在千百年积淀流传的思想品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共情能力、审美能力等。从张坤元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是自律,另外一个是主动探求,第三个就是她的广泛而浓厚的兴趣。现实中的很多孩子,他们身上缺乏的就是这种自律精神,还有对学习的探索。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许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喜欢阅读,更不用说创作诗词了,一看到诗词就头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他们没有形成真正的语文阅读素养,也就是说诗词中所散发出来的语言魅力他无法真正体会。我们学习诗词,就是要去读、去背、去全面感受,就是要从短短的诗词中延伸出去,去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每一首诗词背后都是庞大的知识体系,每积累一首诗词都是在丰富我们的精神底色。
从中我们也可以反思我们目前的语文教育问题,许多中小学提倡教师和父母应该学会对孩子放手,让他们去探索自己的世界,发现问题。但现实情况却与其背道而驰,孩子的负担越来越重,孩子缺少自由的空间。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如果背离孩子的阅读经验,而老师仅仅作为一种知识传达的媒介的话,很显然学生无法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良好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大量的阅读这个最基本的规律密不可分。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学会如何启发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培养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完
整理
李章鑫
编辑
李章鑫马瑞
审核
刘海宁张明月
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