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index.html既往外科手术为主动脉疾病传统治疗方法,自年Parodi等首次使用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以来,EVAR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低等优点成为主动脉扩张性病变治疗的首选,取得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采用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瘤可以阻止血流进入动脉瘤腔,促进瘤腔血栓化,从而防止动脉瘤破裂。对于主动脉夹层,它可以封闭原发破口,减少假腔的血流灌注,促进假腔血栓形成并吸收,进而降低破裂风险。采用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要求支架近远端必须有足够长度的正常血管壁。对于瘤腔内或瘤颈处有分支血管的动脉瘤,采用覆膜支架虽然可以完全隔绝动脉瘤,但阻断了分支动脉的血供,导致相应脏器供血不足甚至缺血坏死。另外,对于主动脉弓处或邻近重要内脏动脉的复杂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的应用也受到限制。
不同于传统的覆膜支架,血流调节器(MFM)采用三维编织网状结构设计,可使瘤腔内的血流流态从涡流转变为较稳定的层流,从而降低动脉瘤腔内的血流速度,促进瘤腔分层形成血栓,从而使瘤体逐渐缩小,降低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因其无覆膜结构,不会影响分支血管供血。血流调节器适用于所有累及分支血管的主动脉瘤,瘤体隔绝的同时保证分支血管血供。
血流调节器的设计由来已久,年开始产品研发及设备生产,年完成第1例动物实验,年完成第1例临床试验,年获得欧盟认证治疗外周动脉瘤,年获得欧盟认证治疗主动脉瘤,截止年全球临床应用近例,年在中国开始临床研究。血流调节器的直径为2mm~45mm,主动脉产品长度有8、10、12、15、18、20cm六种规格。相比传统的覆膜支架,血流调节器输送鞘管径细,柔韧性强,植入时对近远端锚定区的要求大大降低,因而操作简单,支架容易释放,对操作人员的精准操作要求相对较低。目前国外对于血流调节器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试用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结果,然而在国内该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
由于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资料,血流调节器的适应及证禁忌证尚不明确,只能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初步判定。早期血流调节器主要用于治疗动脉瘤,近年来也有应用于B型主动脉夹层的报道并取得良好疗效。如今血流调节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动脉瘤,尤其是瘤腔内或瘤颈处有重要的分支动脉,以及主动脉溃疡、主动脉夹层患者。通过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分析,MFM还有望应用于某些复杂病例,例如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再发动脉瘤、A型主动脉夹层改良全弓置换术后的远端残留夹层以及支架象鼻术后残留夹层患者。但禁用于以下患者: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破裂;重要分支(如内脏动脉、头颈部血管、冠状动脉、髂动脉)血管有狭窄;既往移植物感染;骨髓增生性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预期寿命<6个月。
与传统覆膜支架相比,血流调节器是一种基于血流调整和病理隔绝的新概念,颠覆了传统腔内修复术的治疗理念。其显著优势在于隔绝动脉瘤或夹层破口,同时保证分支血管正常血流。然而,目前也存在许多问题待解决,如分支血管是否完全通畅,支架是否堵塞,血栓完全形成所需的时间,瘤腔内血流是否再通,以及瘤腔内压力变化等。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应用规范,其疗效、安全性、可靠性仍需大规模的临床资料长期随访进一步研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