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我写过很多《红楼梦》中的岁时节令,却从未写过“谷雨”。
不是因为谷雨不重要,而是因为它太神秘。
不同于“雨水这日的雨、白露这日的露、霜降这日的霜、小雪这日的雪”,谷雨在《红楼梦》中是“曲笔”,是“隐写”,是藏在背后里的“秘密”。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我们先从“花信风”说起。
春风春雨花经眼。
春天,是花的季节,桃花红、李花白、菜花*……每到一定的日期,就有相应的花开。
应花期而来的风,即为“花信风”。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根据农历节气,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气十五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花信风是: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这三种花,是解开秘密的关键。
先说牡丹。
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牡丹花大而香,有“国色天香”之誉,被称为“花中之王”。
《红楼梦》“群芳开夜宴”一回,贾宝玉与姐妹们行酒令、掣花签,曹雪芹就用牡丹比拟薛宝钗——艳冠群芳。有诗云:“任是无情也动人”。
《清嘉录》载:“牡丹花,俗呼谷雨花,以其在谷雨节开也。谚云:‘谷雨三朝看牡丹’。”
也就是俗话说的“谷雨过三天,园中看牡丹”。
不过,南方春暖,今年苏州的牡丹已经快开败了。
再说荼蘼。
荼蘼,也叫酴醾,花繁香浓,是春季最后盛放的花。
苏轼诗中说“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当荼蘼开放的时候,就意味着春天的结束。
同样在掣花签一回,《红楼梦》中写道:
数去该麝月。麝月便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上面是一枝荼蘼花,题着“韶华胜极”四字,那边写着一句旧诗,道是:开到荼蘼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麝月问:“怎么讲?”宝玉皱皱眉儿,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罢。”
开到荼蘼花事了。荼蘼过后,花都不开了,春天也不再了。
所以,宝玉才会“皱眉”——花开花谢,盛极而衰。春去也!
顺便说一句,宝玉为蘅芜苑题的对联是: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
最后,再说楝花。
相比于牡丹、荼蘼,楝花可能更小众,与《红楼梦》的联系也更隐秘。但其实,楝花与《红楼梦》的关联更高、渊源更早,至少始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
康熙二年(年),曹玺由“内务府营缮司郎中”,升任“江宁织造郎中”。到任不久,他便在江宁织造署的院子中,移植了一株楝树,并在旁边建了一座亭子,名“楝亭”。
闲暇时分,曹玺便在楝亭小憩。他的儿子曹寅、曹宣也自幼在亭中苦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康熙二十三年(年)六月,曹玺在任上病逝。康熙二十九年(年)四月,其子曹寅被提拔为苏州织造,而后又调任江宁织造。
故地重游,曹寅见楝树高大繁茂,楝亭却破败不堪。想起儿时,也想起父亲,他感慨万千。
不久,曹寅就重新修复了亭廊,并以“楝亭”为号,在亭中与友人吟诗作画、宴饮唱和,至今仍留有《楝亭园咏》四卷,时称“楝亭雅集”。
虽然翻遍《红楼梦》,也没有“楝花、楝树、楝亭”的只言片语,但是祖父的风采、“楝亭”的精神,却一直影响着曹雪芹。
只是,他选择将真事隐去,也将楝亭隐去。
谷雨,《红楼梦》中最神秘的节气,在牡丹、荼蘼、楝花背后,我们看到了它的秘密——雨生百谷,春去也!
就像狄更斯《双城记》的名言: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谷雨,这是最好的节气,也是最坏的节气。
关于花签、曹寅与《红楼梦》,可以参见??
/p>
红楼梦×千家诗,怡红夜宴花签诗词背后的秘密,网友:原来如此
昱宓
让我看看你的头像(づ●─●)づ